[发明专利]一种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9878.1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9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兵;胡柏上;冯富友;潘泽林;孙应军;蒋国强;张浩;莫杰辉;廖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6;C22C38/18;C22C38/20;C22C38/40;C22C38/42;C22C38/60;B22D11/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断面 制造 规格 低碳高含硫 圆钢 方法 | ||
1.一种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转炉冶炼后的原料进行钢包精炼后铸造钢坯,转炉冶炼的终点控制目标是碳含量≤0.04%;
S2、LF精炼过程中确保炉渣流动性良好,同时渣面进行扩散脱氧;
S3、在大矩形坯的连铸过程中,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过热度控制目标是,连铸第一炉≤40℃,连浇炉≤35℃,缓冷后出坑;
S4、将连铸钢坯送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预热温度≤910℃,预热温度时间≥80分钟,一加热温度是850℃-1130℃,一加热温度时间≥40分钟,二加热温度是1050℃-1250℃,均热温度是1180℃-1220℃,二加热温度与均热温度总时间为95-240分钟;
S5、钢坯高压水除鳞,除鳞压力≥20MP,利用高压水去除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
S6、使用二辊可逆式轧机进行粗轧,采用轻压下轧制工艺轧制13个道次,轧制温度≥1000℃,总轧制时间≤4min;
S7、对粗轧后的钢坯采用液压剪切头,切头长度≥300mm,确保头部缺陷切除干净;
S8、对切头后的钢坯进行中轧和精轧;
S9、对轧制后的钢坯通过定尺机定尺后用砂轮锯分段;
S10、精整接收钢坯进行倒棱、热处理和探伤的精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二加热温度的目标温度是1220℃,均热温度的目标温度是1200±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如果因生产中断导致高温段加热时间超过工艺规定的时间,采用降温工艺,当降温后均热段温度大于或等于下限温度时,出钢时无需升温,当降温后均热段温度小于下限温度时,升温到下限温度后才能出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前4道次的压下率≤12%,其余各道次压下率≤16%,其中,轧制13个道次的最大压下量为46mm,平均每道次压下量为36.6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前4道次的轧制速度是2.2-2.5m/s,其余各道次轧制速度是3.0-3.5m/s。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对于低碳高含硫的钢坯每粗轧300吨后,更换其他钢种轧制≥1000吨后,再安排所述低碳高含硫的钢坯继续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缓冷过程中,入坑温度≥600℃,缓冷时间≥24小时,出坑温度≤2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8中,钢坯进连轧的温度控制为≥960℃,终轧温度控制为≥900℃,冷却水量按常规的60-70%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大矩形断面坯制造大规格低碳高含硫圆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钢坯是大矩形断面连铸坯,成含量是,碳≤0.09%,硅≤0.10%,锰1.15%-1.5%,磷0.04%-0.09%,硫0.3%-0.4%,铬≤0.3%,镍≤0.30%,铜≤0.30%,余量为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98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