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5914.7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7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燃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南通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75 | 代理人: | 曾萍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备用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机电保护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散热口的内部设有扇叶,所述壳体的内底璧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扇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体的侧壁上。本发明通过扇叶的转动实现对机体的风冷散热,与此同时通过水冷管内部的水流带走机体外侧的聚集热量进而实现对机体的水冷散热,通过风冷机构与水冷机构的配合设置实现同步散热,同时通过导电套、隔板、弹簧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水冷循环散热模式的自动开启,达到自动切换散热模式的效果,节约了水冷机构能耗的同时,增强了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常生活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机电产品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机电产品在使用过程由于长期的电能消耗,导致产品的外壁温度持续升高,因此,机电设备的降温与散热效果是衡量机电设备的一项重要指标。
现有的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在使用时存在技术缺陷:其一、现有的散热装置大多是通过水冷或是风冷的方式进行散热,水冷散热设备散热效果好,但造价高昂,风冷扇热设备工作时产生较大噪音,且长期工作时风冷散热自身的电热能也会对机电产品产生额外电热;其二、当机电产品进行长期工作时,内部热量不断积聚,导致温度持续升高,此时需要增加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进而配合机电设备工作进行同步散热,已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但现有的散热装置无法实现自动调节散热功率,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机电设备散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具备水冷与风冷散热机构同步工作、自动调节散热功率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散热口的内部设有扇叶,所述壳体的内底璧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扇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体的侧壁上,所述机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有水冷散热机构;
所述水冷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水箱右侧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接头,所述接头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左侧末端固定连接在机体的侧壁上,所述机体的左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弯头,所述弯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储水箱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驱动箱内部的隔板,所述驱动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电套,所述隔板滑动连接在导电套的内壁,所述驱动箱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电块,所述压电块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隔板的上;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压电块底壁的两个导电块,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电片。
优选的,所述导电块与两个所述导电片均为圆形,且二者的中心连线都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外侧壁设置为导电耐磨的铜金属。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外侧壁与机体的外侧壁紧密相接。
优选的,所述导电套的厚度值为隔板厚度值的三倍。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直径值小于两个导电块的间距值。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机体的顶壁腔内填充有二氧化碳气体。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网罩。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燃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燃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5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