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空间梯度结构铝合金的制备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3145.7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波;孟佳琪;黄家喜;刘亿;肖礼容;周浩;赵永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9/04 | 分类号: | B23P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空间 梯度 结构 铝合金 制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三维空间梯度结构铝合金的制备系统及方法。包括滚压刀具和二维超声辅助驱动装置,滚压刀具设有多个不同规格的莱洛四面体型滚珠,滚珠的材质为GCr15,不同滚珠的表面粗糙度不同;二维超声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两个超声驱动电源,分别调整超声振动方向使其对应于工作台上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即分别施加驱动和压下力。本发明在滚压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硬质压头与表面产生的摩擦力使金属材料表面塑性变形,产生的摩擦力越大,表面塑性变形越显著,摩擦力的大小与施加正压力和接触面粗糙度有关。在施加相同预加载力和振幅的条件下,可以改变莱洛四面体的规格的使样品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得到不同的晶粒细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空间梯度结构铝合金的制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与其他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如密度小、比刚度高、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蚀性能等。因此,铝合金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及船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中,5052铝合金属于Al-Mg系合金,耐蚀性好,成形加工性能优良,冷加工性较好,可应用在建筑行业、飞机、汽车等各个领域。由于5052系铝合金不具有时效强化效果,因此其强度相对较低;通过冷变形虽然可以使5052系铝合金的强度上升,但是拉伸塑性很大程度降低,这就严重限制了高强度5052系铝合金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突破5052系铝合金本身强度和塑性矛盾关系,制备出高强高韧的铝合金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目前纳米异构材料由于其独特强韧化机理及良好的“强度-塑性”的匹配,受到材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梯度纳米材料是纳米异构材料中的一种典型结构形式,通过晶粒尺寸的变化,使得各种尺度的晶粒在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中协调变形,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
经检索发现,余光磊在《二维超声辅助铝合金纳米梯度结构制备与表征》[D].浙江工业大学,2020的论文中介绍了一种用二维超声辅助驱动,通过传统滚压成型工艺制备表面梯度铝合金的方法,其原理是在传统滚压式变形加工(将滚珠、滚柱等硬质滚动体对金属材料表面施加静压力,在水平方向运动进给的同时,硬质滚动体自身进行转动以配合水平方向,保证其在金属材料表面滚动)使材料表层产生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加入二维超声振动辅助加工,通过在超声振动辅助加工的原有超声振动相垂直的方向引入第二个超声振动源,可以使刀具或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接触关系进一步转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1)超声的引入提升了表面质量;(2)超声的介入可以使滚压拥有更深的影响区域;(3)超声振动可以提升加工效率。其局限是:(1)球型滚珠滚压时自由度过高,滚压成型效率低;(2)采用同规格的滚珠,只获得由表及里一维尺度的梯度结构,并不能够完全发挥梯度结构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空间梯度结构铝合金的制备系统及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三维空间梯度结构铝合金的制备系统,包括滚压刀具和二维超声辅助驱动装置,
滚压刀具设有多个不同规格的莱洛四面体型滚珠,滚珠的材质为GCr15,不同滚珠的表面粗糙度不同;
二维超声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两个超声驱动电源,分别调整超声振动方向使其对应于工作台上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即分别施加驱动和下压力。
进一步的,莱洛四面体型滚珠有小、中、大三种规格,其中小规格的高度范围为1-3mm、中规格的高度范围为4-7mm、大规格的高度范围为8-10mm。
进一步的,滚珠的表面粗糙度为Ra 0.8-Ra 50。
一种利用上述的系统制备三维空间梯度结构铝合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择滚珠尺寸并将滚珠安装在滚压刀具上,滚珠朝下进行底部校平;
步骤(2):安装超声驱动装置,安装铝合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3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