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长果黄麻籽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3045.4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滨;姚运法;连燕萍;洪建基;柯丽娜;练冬梅;吴振强;刘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秦彦苏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黄麻 栽培 食用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长果黄麻籽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将长果黄麻籽粉末添加至栽培基质中,接种杏鲍菇、灵芝、秀珍菇、平菇等食用菌进行培养。本发明在保证食用菌产量、口感和商品属性不变的前提下,添加长果黄麻籽粉末可以显著改善食用菌的部分营养品质,为杏鲍菇、灵芝、秀珍菇、平菇等高品质食用菌栽培提供一种新型栽培基质配方与方法;且可将通常作为废料丢弃的长果黄麻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有利于减轻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食用菌的栽培。
背景技术
长果黄麻(Corchorus olitorius Linn.),为椴树科(Tiliaceae)黄麻属(Corchorus)一年经济作物作物,嫩茎叶可食用;果实为圆筒状蒴果,长5~8厘米;种子即长果黄麻籽呈墨绿色或灰黑色。现代研究表明,长果黄麻属植物种子有显著毒性,内含大量黄麻甙元、黄麻属甙A,B、长蒴黄麻甙(olitoriside)与长蒴黄麻素(olitorin)、黄麻酸(corchorlicacid)、黄麻因以及皂甙等,其中强心苷类化合物(Cardiac Glycosides,CGs),包括甙元(Corchogenin C23H32O6)、单糖苷(Corchoroside A)与(Corchoroside B)、二糖甙(Olitoriside C35H52O14)。毒理研究表明,甙元生物对麻醉猫静脉灌注30~60分钟内的致死量相当于种子16mg/kg,死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与惊厥现象,具有迅速强烈的强心作用,其生物活性似稍低于圆果黄麻。单糖苷A和单糖苷B在已知的心甙中活性排名靠前;单糖苷A和二糖甙(Olitoriside)均具有毒毛旋花子甙元作用,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病例,且表现较好的利尿作用。研究还表明:长果种黄麻强心苷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其种籽乙醇提取物对人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细胞等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抑制率均极显著高于目前临床一线药物丝裂霉素。
长果黄麻籽作为长果黄麻嫩茎叶鲜食后产生的副产物,每亩种子产量为80~100千克,一般用途是用作下一代播种用,但由于黄麻种子细小,繁种的使用量较小。另外,由于其种子具有显著的毒性,限制了其多用途的利用。因此,生产上就往往将长果黄麻籽作为废料丢弃处理,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这不仅对于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处理压力,也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利用长果黄麻籽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利用长果黄麻籽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将长果黄麻籽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后,粉碎至10~50目,得到长果黄麻籽粉末;将所述长果黄麻籽粉末添加至栽培基质中,接种食用菌进行培养;所述长果黄麻的品种为闽麻菜1号;所述食用菌为杏鲍菇、灵芝、秀珍菇或平菇。
优选地,所述粉碎的时间为3~5分钟。
优选地,所述粉碎在所述食用菌接种前1~2天进行。
优选地,所述杏鲍菇的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木屑36~38份、玉米芯24~26份、麸皮21~23份、玉米粉6~8份、豆粕5~7份、轻质碳酸钙0.5~2份、过磷酸钙0.5~2份和石灰0.5~2份;含水量为64~66%;所述长果黄麻籽粉末在杏鲍菇的栽培基质中的添加比例为5~20g/袋。
优选地,所述灵芝的栽培基质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木屑36~38份、玉米芯24~26份、麸皮21~23份、玉米粉6~8份、豆粕5~7份、轻质碳酸钙0.5~2份、过磷酸钙0.5~2份和石灰0.5~2份;含水量为64~66%;所述长果黄麻籽粉末在灵芝的栽培基质中的添加比例为5~20g/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未经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3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直径斜桩钢筋笼孔口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薄膜体声波谐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