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质纯碱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61172.0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将;黄金旺;张秋建;王志新;邢宇;李满枝;张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7/00 | 分类号: | C01D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吴学颖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碱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质纯碱的生产方法:高浊度轻灰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到水合结晶器中进行水合结晶反应,得到低固液比的一水碱晶浆;将一水碱晶浆经稠厚器浓缩,溢流液进入母液桶;晶浆进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液进入母液桶,固体进入流化床干燥,得到重质纯碱初品;母液桶底部的混合液送筛分装置筛分处理,得到液体和固体,将液体返回母液桶,固体进入流化床干燥,得到重质纯碱初品;将重质纯碱初品筛分,得到重质纯碱成品和大粒径颗粒。本发明解决了高浊度投碱导致重质纯碱母液带料,无法连续生产优质重质纯碱的问题,把重质纯碱母液置换外排送至洗盐加以合理利用,探索出稳定生产重质纯碱的方法,为高浊度轻灰制备优质重质纯碱开辟新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质纯碱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续生产优质重质纯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CN02148849.5《一种重质纯碱的生产方法》中,使用轻质纯碱及碳酸钠饱和溶液作为主要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水合结晶器中水合反应5-10分钟,水合后的晶浆送入稠厚器内稠厚,稠厚的晶浆进入离心机分离,分离过程中使用洗水去除固体表面的盐分及水不溶物,洗涤完的固体送入重质纯碱煅烧炉,经筛分、冷却后制得重质纯碱,该方法制备的重质纯碱产品粒度均匀,母液系统未出现大面积结疤被迫停工问题。由于多数厂家生产重质纯碱时使用轻灰浊度较低,浊度通常50-90ppm,并未考虑到联碱系统使用海盐制碱带来轻灰浊度的不稳定因素,一般海盐中水不溶物高,其中钙、镁、硫酸根离子浓度过高,一旦使用其制碱容易造成轻灰浊度高。如果使用高浊度轻灰(浊度大于250PPm)再生产重质纯碱,轻灰中的各种杂质,会造成轻灰水合反应投料溶解缓慢,水合结晶器结疤作业周期缩短至4~8小时,母液系统带料严重,一水碱结晶粒度偏细,产品颗粒大小不均一,重质纯碱成品粒度不合格,设备、管线结疤堵塞,离心机振车,成品大块多甚至停车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实现重质纯碱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重质纯碱的生产方法,该方法解决了高浊度投碱导致重质纯碱母液带料,无法连续生产优质重质纯碱的问题,同时可把重质纯碱母液置换外排送至洗盐加以合理利用,探索出稳定重质纯碱生产的方法,为高浊度轻灰制备优质重质纯碱开辟新方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重质纯碱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1:将高浊度轻灰与饱和碳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1:2-1:6的比例加入到水合结晶器中进行水合结晶反应5-10分钟,控制水合反应温度85-100℃,得到一水碱晶浆;其中,一水碱晶浆固液比为25%-40%;
步骤2:一水碱晶浆经稠厚器浓缩后,固液比提升到40%-55%,稠厚器底部晶浆进入离心机固液分离,稠厚器溢流液进入母液桶;
步骤3:稠厚器底部晶浆经离心机固液分离后,离心液进入母液桶,固体进入流化床干燥,得到重质纯碱初品;
步骤4:母液桶锥底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沉淀泵,此时若母液桶底部细晶及水不溶物固液比小于5%,母液经沉淀泵出口管线回流至母液桶;若母液桶底部细晶及水不溶物固液比大于或等于5%,母液经沉淀泵送至筛分装置筛分处理,筛分后的液体返回母液桶,固体进入流化床干燥,得到重质纯碱初品;若母液桶中母液盐分超过75g/L以上,高盐母液送至洗盐钙镁反应器中处理,同时向母液中补充洗水,降低母液盐分至75g/L以下;
其中,所述母液桶中下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母液泵,所述母液泵的出料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至水合结晶器进料口,一路连接至母液桶进料口,将母液桶内液体循环起来;
步骤5:将重质纯碱初品筛分,得到重质纯碱成品和大粒径颗粒,其中,大粒径颗粒经过破碎机粉碎后再送回流化床,直至颗粒合格后得到重质纯碱成品。
所述流化床内热风干燥区和冷风凉碱区产生的尾气分别经过热旋风分离器、冷旋风分离器进行一次分离,一次分离得到的细粉回收作为重质纯碱成品,一次分离得到的气体均经过布袋除尘器进行二次分离,二次分离得到的细粉回收作为重质纯碱成品,二次分离后的尾气由引风机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1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豌豆蛋白粉生产用喷雾干燥机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