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细粒度重复策略的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51472.0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7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津;朴海音;孙阳;樊松源;詹光;于晓强;冯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粒度 重复 策略 无人机 机动 飞行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细粒度重复策略的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无人机气动力参数构建全量六自由度模型和飞行控制率模块,形成机动飞行控制环境模拟器;
建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设定奖惩函数,进行最优策略的求解;
利用DDPG算法和细粒度策略网络对环境进行交互,建立样本缓存区,从样本缓存区中抽取参数,利用DDPG算法获得参数的控制指令和评价值,将评价值输入至细粒度策略网络中获取对应控制指令的持续时间,如此反复,训练无人机自主机动飞行控制智能体;
将训练完成的DDPG算法和细粒度策略网络部署至无人机中,进行智能机动飞行控制策略部署;
所述细粒度策略与DDPG的训练方法为:
初始化细粒度重复网络θx、Actor网络、Actor-target网络的神经网络参数θμ,初始化Critic网络、Critic-target网络的神经网络参数θφ;
根据Actor网络和细粒度重复网络选择无人机控制指令(a,x)并与环境交互,其中a是Actor网络的输出,使用OU随机过程进行探索;x是细粒度重复网络的输出,单位是step,构建n种选择x∈{20,21,...,2n},使用ε-贪婪策略进行探索;
无人机响应模型控制指令(a,x)与环境进行多轮交互,并将产生的样本(s,a,x,r,s',d)存入样本缓冲区;
开始训练,从样本缓冲区中随机抽取批数据进行训练,计算Critic神经网络的loss,并更新Critic网络参数;
根据链式法则更新细粒度重复网络和Actor网络的参数;
采用软更新方式更新Critic-target的网络参数θQ'和Actor-target的网络参数θμ'。
所述Critic神经网络的loss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Qπ(s,a,x)和Qπ'(s,a,x)分别代表Critic网络输出和Critic-target网络输出,和分别代表Actor网络和Actor-target网络输出;代表细粒度重复网络输出;
所述细粒度重复网络和Actor网络参数的更新算法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粒度重复策略的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itic-target的网络参数θQ'和Actor-target的网络参数θμ'的更新算法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粒度重复策略的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量六自由度模型的构建方法为:
设定载机为理想刚体,地表面是平面,不考虑地球形状;载机受到的重力恒定不变;不考虑风的因素;无人机的姿态角包括俯仰角、偏航角和滚转角以及三轴角速度,无人机的速度矢量包括三轴速度,机体轴与速度轴的夹角为攻角和侧滑角;
定义机体坐标系中机头方向为x轴,z轴垂直于机体向下,y轴由右手定则判定为右机翼方向;俯仰角θ为x轴与水平面夹角,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偏航角ψ为x轴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北向的夹角,向右为正,向左为负;滚转角φ为z轴与通过x轴的铅垂平面的夹角;载机向右转时为正;三轴角速度中滚转角速度p与x轴重合,俯仰角速度q与y轴重合,偏航角速度r与z轴重合;攻角α是速度向量在载机对称面上的投影与x轴的夹角;侧滑角β为速度向量与飞机对称面的夹角,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无人机模型为:
其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粒度重复策略的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标准动态逆方法构建飞行控制率模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粒度重复策略的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t=t1,t2,…tn时刻,所述马尔科夫决策模型为:
其中S为状态空间集合,s和s'表示S中的状态,是S的元素;A(s)为动作集合,所有可能动作a的集合;为转移概率,采取相应的动作a导致系统的状态由s转移到s'的转移概率,其中at∈A,st∈S,为奖惩函数,采取相应的动作a导致系统的状态由s转移到s'所得到的奖惩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14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