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耐磨减震抗风球型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0443.2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0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刘海亮;徐源庆;邱廷琦;张精岳;刘成;任杰;骆明成;张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效 耐磨 减震 抗风球型 支座 | ||
本发明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抗风支座竖向放置后润滑滑板的硅脂溢流殆尽造成滑板干磨以及横向脱空的问题,提供一种长效耐磨减震抗风球型支座,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上支座板、平面滑板、球冠衬板、球面滑板、中间钢衬板以及下支座板,所述平面滑板与所述球冠衬板固定为一体,所述平面滑板与所述上支座板形成滑动副,所述平面滑板的周围设有密封圈,所述平面滑板采用超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滑板,所述中间钢衬板与所述球面滑板固定为一体,所述球面滑板与所述球冠衬板形成转动副,所述球冠衬板与所述中间钢衬板通过连接件相连,二者之间可以发生转动,所述中间钢衬板与所述下支座板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长效耐磨减震抗风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建设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跨度的跨江、跨海及大桥越来越多,然而桥梁跨度越大,风荷载作用面积越多,风荷载对桥梁的危害就越大,特别是全漂浮体系桥梁。因此提高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抗风能力,尤其是梁体本身的横向抗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难题,这就迫切需要桥梁工程师们选用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抗风能力较强的支座来满足桥梁的实际需要。抗风支座一般成对的安装在桥梁的两侧,分别与塔身及梁体锚固连接,能够有效限制由风力或地震力引起的梁体横桥向大距离摆动,同时也可满足梁体纵桥向位移、横向位移和竖桥向位移及各向转角的需求。桥梁的抗风型支座目前主要常用的有抗风盆式橡胶支座、抗风球型支座及与速度相关型抗风支座等,普通支座的滑板需硅脂润滑,由于支座竖向放置,在重力作用下,硅脂很快就会流干,使滑板处于干磨的工作状态,增大了摩擦系数,滑板磨耗加剧,降低了滑板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大跨度桥梁日均位移量大,常规厚度的滑板磨耗距离短,不能适应大跨度桥梁长距离磨耗的需求。常规抗风支座未设置弹性结构,在支座使用过程中,随着桥梁温度的变化,支座平面滑动面存在脱开的情况,灰尘和杂质易进入支座的滑动面,将损坏支座的滑动面,增大支座滑动面的摩擦系数,增加支座的磨耗,降低滑板的使用寿命,增大桥梁的结构的内力,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长效耐磨减震抗风球型支座,以解决由于支座竖向放置后润滑滑板的硅脂很快流干,造成滑板干磨以及横向脱空的问题。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长效耐磨减震抗风球型支座,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上支座板、平面滑板、球冠衬板、球面滑板、中间钢衬板以及下支座板,所述平面滑板与所述球冠衬板固定为一体,所述平面滑板与所述上支座板形成滑动副,所述平面滑板的周围设有密封圈,所述平面滑板采用超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滑板,所述中间钢衬板与所述球面滑板固定为一体,所述球面滑板与所述球冠衬板形成转动副,所述球冠衬板与所述中间钢衬板通过连接件相连,二者之间可以发生转动,所述中间钢衬板与所述下支座板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
本发明平面滑板的材料采用超高性能聚四氟乙烯,无需添加硅脂,因此不会造成滑板干磨的问题,还可以将所述平面滑板的厚度增大(所述平面滑板厚度可达20~30mm),以增加磨耗距离。
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因此所述第一弹性件存在恢复形变的趋势,对其两端的中间钢衬板和下支座板具有弹力作用,弹力作用将所述中间钢衬板顶起并始终提供一定的顶紧力,使得所述平面滑板与所述上支座板始终密贴,同时提供一定的横向刚度,对水平桥梁冲击载荷进行缓冲并减震耗能。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中间钢衬板与所述下支座板之间设置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性件,利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顶紧所述中间钢衬板,使得所述平面滑板与所述上支座板始终紧密贴合,避免支座的滑动面脱开,即避免所述平面滑板与所述上支座板横向脱空,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支座的滑动面,从而保证桥梁的结构安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中间钢衬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支座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0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