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藻净化含经老化的微塑料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50021.5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4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康;宋春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欢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净化 老化 塑料 废水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废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藻净化含经老化的微塑料废水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固定培养条件;(2)制备工作藻液;(3)制备废水处理液,使用高温或者紫外对微塑料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浓度的废水处理液;(4)废水进行微藻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工作藻液加入到步骤(3)制备的废水处理液中置于微藻培养架上培养,在步骤(1)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本申请中利用紫外或者高温对微塑料进行老化,相对于强酸强碱进行微塑料老化,其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藻净化含经老化的微塑料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废水处理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把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的化合物。虽然处理废水中的碳、氮和磷效率很高,但是需要补充能量,营养物质也会损失。传统的废水处理过程非常复杂,过程控制难度大,还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
藻菌共生污水处理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由Oswald等率先提出,利用微藻进行废水处理,既能降低能耗,又能促进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微藻废水处理是环境可持续的绿色工艺,探索藻菌共培养降解废水污染物的协同代谢调控机制具有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藻净化含经老化的微塑料废水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微藻净化含经老化的微塑料废水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固定培养条件:680nm波长下吸光度为0.1,全天光照,光照强度4800-5200Lux,培养温度24-26℃,培养周期8-10天;
(2)制备工作藻液,将微藻接种至灭菌后的BG-11培养基中,将其置于生化培养箱中进行预先培养,使微藻达到对数生长期,之后将其作为工作藻液;
(3)制备废水处理液,使用高温或者紫外对微塑料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浓度的废水处理液;
(4)废水进行微藻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工作藻液加入到步骤(3)制备的废水处理液中置于微藻培养架上培养,在步骤(1)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
步骤(3)中的高温处理的温度为80-100℃。
步骤(3)中的高温处理的温度为80℃
步骤(3)中的紫外处理中紫外光包括短波、中波、长波紫外光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紫外处理的紫外光波长为步骤(3)中的紫外处理中紫外光的波长为紫外光发生装置功率为100-300W,紫外光的波长为360nm。
步骤(3)中微塑料经老化后的浓度为20-200mg/L。
步骤(3)中微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径为10μm。
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微藻为四尾栅藻或者小球藻。
步骤(2)中的预先培养条件为:全天光照,光照强度4800-5200Lux,培养温度24-26℃,通气量30-40mL/min,通入的气体为CO2和N2的混合气,C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为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微藻在高浓度老化微塑料的环境中会由于适应性反应产生胞外聚合物(EPS),老化微塑料的疏水性促进了两者之间的聚集,这体现了微藻具有净化高浓度老化微塑料废水的潜力。本申请中利用紫外或者高温对微塑料进行老化,相对于强酸强碱进行微塑料老化,其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案例中由小球藻(培养8天后)产生的EPS中糖醛酸峰强度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50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