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9227.6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5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朋朝明;周辉;文勇兵;朱寿天;徐军;邹文聪;陈伟雄;侯亚荣;张龙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林川靖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下偏光片、背板、光学膜片、匀光膜以及发光组件;下偏光片设于显示面板的后侧;背板设于下偏光片的后侧;光学膜片设于下偏光片靠近背板的一侧;匀光膜设于光学膜片远离下偏光片的一侧;发光组件设于背板,并位于匀光膜远离光学膜片的一侧,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经过匀光膜进行匀光后出射至光学膜片。本发明技术方案可解决目前的显示装置材料成本高、且难以实现超薄化、轻量化设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由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组成,依据光源所在位置,目前显示装置主要分为直下式及侧入式两种,由于消费者对产品外观的极致需求,产品的边框要求越来越窄,产品的厚度要求越来越薄,为满足产品边框的需求,显示面板四边的BM区宽度也要求越来越小,从之前的BM=7.9MM发展到BM=5.9mm,以及现在的BM=0.9mm,甚至极致的BM=0.44mm,因此,由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扩散板受膨胀空间的需求,若要达到超窄边框的效果,则无法使用传统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而需要使用无机玻璃制备的扩散板,但是,无机玻璃制备的扩散板不仅价格高昂,且密度大,使得显示装置较为笨重,难以实现轻薄化、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显示装置材料成本高、且难以实现超薄化、轻量化设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下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后侧;
背板,设于所述下偏光片的后侧;
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下偏光片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
匀光膜,所述匀光膜设于所述光学膜片远离所述下偏光片的一侧;以及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背板,并位于所述匀光膜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匀光膜进行匀光后出射至所述光学膜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匀光膜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设有第一光学胶层,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孔结构,所述气泡结构用于反射或折射到达所述第一光学胶层内的部分光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孔结构的体积占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体积的5%~20%;
和/或,所述气孔结构呈椭圆形或圆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匀光膜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侧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网点结构,用于反射或折射到达所述匀光膜的部分光线;
和/或,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下偏光片之间设有第二光学胶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侧面封胶条,所述侧面封胶条覆盖于所述下偏光片的边缘、所述光学膜片的边缘以及所述匀光膜的边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底部封胶条,所述底部封胶条设于所述匀光膜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并靠近所述匀光膜的边缘设置,且所述底部封胶条连接于所述侧面封胶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液晶玻璃基板,所述液晶玻璃基板设于所述下偏光片远离所述光学膜片的一侧,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设于所述背板的外周缘,并沿所述背板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液晶玻璃基板的边缘与所述下偏光片的边缘平齐,所述侧面封胶条延伸至所述液晶玻璃基板的边缘,所述匀光膜通过所述底部封胶条固定于所述中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9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