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顺流式旋转气波点火爆震燃烧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7862.0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2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家权;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R7/00 | 分类号: | F23R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晓飞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顺流 旋转 气波点 火爆 燃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顺流式旋转气波点火爆震燃烧装置及方法,属于爆震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同轴设置的进气喷管、前端转盘、电动机及爆震燃烧室;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前端转盘相连,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爆震燃烧室内;所述前端转盘的周向布置有射流腔和进气腔,所述射流腔和进气腔之间有周向夹角;爆震燃烧室包括多个周向同轴布置的爆震管;还提供了一种爆震燃烧装方法,本发明通过带有射流腔及进气腔的前端转盘的旋转运动,使其与爆震管周期性的接通或闭合,在爆震管内产生周期性的脉冲激波,脉冲激波在爆震管内反射聚焦产生局部高温高压区,直接点火起爆,无需其它复杂的外部点火源,且能够控制点火频率,使爆震燃烧过程更加稳定、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爆震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顺流式旋转气波点火爆震燃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爆震燃烧是一种以较低熵增来实现燃料化学能能量快速释放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爆震燃烧是通过较低的点火能量产生燃烧波,再经过爆燃向爆震的转变(DDT过程),使燃烧波与激波耦合,达到在燃烧的同时实现“自增压”的效果,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综合热效率。另一方面,航天飞行器受体积、重量和安全性的要求,通常需携带能量密度更高,存储更加安全的液体燃烧。与气体燃料相比,液体燃烧的起爆难度更大,燃烧波传播特性变差。为此,人们想到尽量避免燃烧的DDT过程,直接点火起爆爆震燃烧。但理论计算表明,要达到直接起爆爆震燃烧的点火要求所需的点火能量太大,常规的点火方式无法长时间稳定可靠的起爆爆震燃烧。
激波在凹形壁面内聚焦反射可以产生局部的高温高压区域,对可燃预混气而言,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诱导着火甚至爆轰,是一种极具潜力满足直接点火起爆爆震燃烧的点火方式。但依靠激波聚焦点火的前提是要产生周期性可控的运动激波,导致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是一个非定常过程。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声波共振的方式产生周期性的运动激波,在凹形壁面的开口处通过碰撞产生激波,但是这种基于声波共振的聚焦方式,具有爆震燃烧不稳定的缺陷;另外,激波频率由气腔决定,受气腔的限制,工作频率不一定总是在有效的频率内,可靠性差,并且这种方式的激波频率调节困难,不能实现频率的连续调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顺流式旋转气波点火爆震燃烧装置及方法,其目的在于提升爆震燃烧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顺流式旋转气波点火爆震燃烧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进气喷管、前端转盘、电动机及爆震燃烧室;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前端转盘相连,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爆震燃烧室内;
所述前端转盘的周向布置有射流腔和进气腔,所述射流腔和进气腔之间有周向夹角;所述爆震燃烧室包括多个周向同轴布置的爆震管;
所述进气喷管用于输入氧化剂,并将其减速扩压后通过所述前端转盘的进气腔进入爆震管;所述电动机用于带动前端转盘转动,使所述射流腔及进气腔周期性的与爆震管接通或闭合;所述前端转盘还用于在射流腔与爆震管接通时,在所述爆震管内外差压下,使所述爆震管内产生非定常脉冲激波;所述非定常脉冲激波在所述爆震管内产生激波反射聚焦反应,实现爆震点火。
进一步地,所述爆震管包括依次串联连通的振荡腔、激波聚焦腔及爆震燃烧腔;
所述振荡腔,用于沿气流方向产生雾化燃料,使所述雾化燃料与激波聚焦腔内的氧化剂混合,使所述激波聚焦腔内产生可燃混气;
所述激波聚焦腔,用于将所述可燃混气与所述非定常脉冲激波发生激波反射聚焦反应,起爆所述可燃混气,产生爆震波;
所述爆震燃烧腔,用于沿逆流方向产生雾化燃料,使所述雾化燃料与氧化剂混合,使所述爆震燃烧腔内产生可燃混气,并在所述爆震波的作用下,引燃所述可燃混气,进一步增加所述爆震管的输出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7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