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物联网BIM的涂层厚度智能测量控制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3234.5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3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敏;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京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李双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联网 bim 涂层 厚度 智能 测量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物联网BIM的涂层厚度智能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同批次完成喷涂的产品按照标准生产时长进行分组;判断产品涂层是否为就绪状态,若为就绪状态,则每组产品按照抽取比例进行待测产品抽取,获取待测产品涂层的厚度数据,根据获得的涂层厚度数据,得到每组产品的涂层合格率,若每组涂层合格率均不小于设定的合格率,则同批次产品涂层合格;若存在分组涂层不合格,则提取出涂层合格率小于设定的合格率的分组,分别获取分组中每个产品的涂层厚度数据,若分组涂层厚度合格率不小于设定的合格率,涂层厚度均一性不合格,则判断为喷涂设备故障,若分组涂层厚度合格率小于设定的合格率,涂层厚度均一性合格,则为涂层厚度设定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层测量,具体是应用于物联网BIM的涂层厚度智能测量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线路良好的外绝缘状态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绝缘材料在电力系统大量使用,从而使外绝缘设备的耐污闪能力才得到显著改善。复合绝缘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复合绝缘子、制作各种复合绝缘涂料以及制作各种套管等。
其中,复合绝缘涂料是通过刷、喷等方法涂覆在绝缘子表面,从而达到隔绝绝缘子与外界环境的目的。复合绝缘涂料具有优良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当涂覆在玻璃和陶瓷绝缘子表面时,可使得原本亲水的表面变为憎水的表面,并使表面污秽也具有憎水性,这样就抑制了泄漏电流和局部电弧的产生和发展,显著提高了绝缘子的污闪电压。
为了保证复合绝缘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污闪性能,复合绝缘涂料涂层涂覆的质量至关重要,而电力行业标准中对复合绝缘涂料的涂层厚度具有明确的要求,一般是0.3-0.5mm。但在实际中,喷涂不规范、涂层表面质量差、厚度不满足要求或者喷涂厚度不均匀的情况相当严重。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复合绝缘涂层性能参差不齐所带来问题便凸显出来,由于涂层厚度不均匀,部分位置涂层厚度过小,导致的憎水性下降和老化脱落,从而影响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另外,复合绝缘涂料的涂层在长期运行后受运行工况、高电场强度、高温高湿度、酸雨等各种条件影响,涂层的厚度会发生变化而呈现不均匀性,甚至起皮和粉化,从而影响其运行性能,进而影响电力输送的安全性。由此可见,对复合绝缘涂料的涂层厚度的测量,对电力线路施工质量监管以及线路绝缘状态监测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应用于物联网BIM的涂层厚度智能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同批次完成喷涂的产品按照标准生产时长进行分组;
步骤二,判断产品涂层是否为就绪状态,若为就绪状态,则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每组产品按照抽取比例进行待测产品抽取,获取待测产品涂层的厚度数据,根据获得的涂层厚度数据,得到每组产品的涂层合格率,若每组涂层合格率均不小于设定的合格率,则同批次产品涂层合格;若存在分组涂层不合格,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提取出涂层合格率小于设定的合格率的分组,分别获取分组中每个产品的涂层厚度数据,根据分组中所有产品的涂层厚度数据得到分组产品的分组涂层厚度合格率和分组产品涂层厚度均一性,若分组涂层厚度合格率不小于设定的合格率,涂层厚度均一性不合格,则判断为喷涂设备故障,若分组涂层厚度合格率小于设定的合格率,涂层厚度均一性合格,则为涂层厚度设定故障。
进一步的,所述的每组产品按照抽取比例进行待测产品抽取,获取待测产品涂层的涂层厚度数据,根据获得的涂层厚度数据,得到每组产品的涂层合格率,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同批次产品进行测试;将同批次产品的生产时长T按照单位生产时长t均分为n个测试周期;对每个测试周期的产品分别按照设定比例γ选取测试产品进行测试;
对每个测试周期的测试产品分别进行产品合格率测试,得到同批次产品合格率,所述的产品合格率采用如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京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京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