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至少一听力装置充电的方法及相应助听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2813.8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O·安德森;J·克里斯滕森;M·伯格曼;A·罗伯森;A·科弗得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2J50/12;H02J50/20;H02J50/4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 |
地址: | 丹麦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至少 听力 装置 充电 方法 相应 助听器 系统 | ||
1.一种经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对至少一听力装置无线或接触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无线或接触电荷场对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一电力接收和储存单元充电;
在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一电力接收和储存单元被实质上完全充电时关闭至少一听力装置;
在至少一无线或接触电荷场消除时重启至少一听力装置;及
在重启之后确定至少一听力装置的线圈元件的谐振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至少一听力装置的线圈元件的确定的谐振频率确定至少一听力装置是否接近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线圈元件的确定的谐振频率,设定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之一是至少一听力装置的正常运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之一是至少一听力装置的断电模式和/或低功率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包括壳体及可打开和可关闭的盖,及其中至少一听力装置根据所述盖是打开还是关闭而设定为至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包括壳体及可打开和可关闭的盖,其中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根据所述盖是打开还是关闭而设定为至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之一为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断电模式,及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两种不同运行模式之一为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正常运行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推至少一听力装置的按钮而从断电模式打开至少一听力装置;和/或
通过将至少一听力装置插入到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内而从断电模式打开至少一听力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至少一听力装置被从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取下时和/或在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一电力接收和储存单元被完全充电时和/或在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处于断电模式时确定至少一听力装置的线圈元件的谐振频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对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一电力接收和储存单元充电;
通过对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供应的电压进行脉宽调制或者量化的电压调节而校准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对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一电力接收和储存单元充电;
通过经压控振荡器控制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提供的电压而校准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对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一电力接收和储存单元充电;
通过经自谐振电路控制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提供的电压而校准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包括壳体及可打开和可关闭的盖,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电力传输单元的盖关闭和/或电力传输单元的按钮被按压时校准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的至少一感应线圈。
15.一种助听器系统,包括:
听力装置,所述听力装置包括:
-壳体;及
-用于向至少一听力装置供应电力的至少一电力接收和储存单元;及
适于对至少一听力装置的至少一电力接收和储存单元无线或接触充电的至少一电力传输单元;
其中所述助听器系统配置成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康有限公司,未经奥迪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28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