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单数据合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2647.1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7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付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F16/335;G06F16/35;G06F21/60;H04L9/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街道益田路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单 数据 合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揭露了一种保单数据合并方法,包括:获取待合并保单标识及待合并保单数据集;从待合并保单数据中筛选出可合并保单数据集,并判断保单险种种类;在只包含一种保单险种种类时,确定可合并保单标识集,对可合并保单标识进行加密,得到合并保单标识;在包含多个保单险种种类时,确定多个保单险种种类所对应的可合并保单标识集,并对可合并保单标识集合并加密,得到合并保单标识;根据合并保单标识及可合并保单数据集生成合并保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合并保单标识及可合并保单数据集可存储于区块链的节点。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保单数据合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提高保单投保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单数据合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产险订单在出车险时,包括单交强险、交强险+非车险、单商业险、商业险+非车险、交强险+商业险、交强险+商业险+非车险等,这些种情况的产险订单在操作和展示上会有较大的问题。
现有的保单展示及相关操作过程,都是将保单单独展示,无法及时区分新保单及旧保单,出现大量保单积累,操作复杂,导致后续出现同一用户保单多次审核,甚至保单多次修改的情况,影响保单投保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单数据合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进行多保单投保时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单数据合并方法,包括:
获取同一用户的待合并保单标识,并根据所述待合并保单标识获取待合并保单数据集;
筛选出所述待合并保单数据集中的可合并保单数据集,并判断所述可合并保单数据集中的保单险种种类;
在所述可合并保单数据集中只包含一种保单险种种类时,根据所述可合并保单数据集确定可合并保单标识集,并利用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可合并保单标识集进行加密,得到合并保单标识;
在所述可合并保单标识数据集中包含多个保单险种种类时,根据所述可合并保单数据确定所述多个保单险种种类所对应的可合并保单标识集,并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可合并保单标识集进行合并加密,得到合并保单标识;
根据所述合并保单标识及所述可合并保单数据集生成合并保单。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待合并保单标识获取待合并保单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待合并保单标识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待合并保单标识所对应的保单险种及投保时间;
根据所述保单险种确定保单保额;
查询所述待合并保单的初始状态及操作流程集,根据所述操作流程集确定所述待合并保单的投保状态;
汇集所述保单险种、所述投保时间、所述保单保额及所述投保状态,得到待合并保单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筛选出所述待合并保单数据集中的可合并保单数据集,包括:
提取所述待合并保单数据中投保时间一致且投保状态一致的待合并保单数据,得到可合并保单数据;
将所述可合并保单信息中险种一致的可合并保单数据进行合并,得到一个或多个可合并保单数据子集;
汇集所述可合并保单子集,得到可合并保单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可合并保单数据集确定可合并保单标识集,包括:
根据所述可合并保单数据集确定所述可合并保单集所对应的待合并保单标识,得到可合并保单标识;
汇集所述可合并保单标识,得到可合并保单标识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2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