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2401.4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9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达;张国庆;周复求;陈冀宁;王小漫;王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2D37/02;B60K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吕昕炜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翼气吹式 主动 气动 平衡 调节 装置 | ||
1.一种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装置、前翼、车体和发动机及进气总成,所述前翼设在车体的前端部,前翼上装有主翼、内侧襟翼和外侧襟翼,所述发动机及进气总成设在车体尾部并用于赛车收油门时产生的气体排出;所述导流装置设在车体上并与发动机及进气总成相连,导流装置用于将发动机及进气总成所排出的一定流量导向至前翼的内侧襟翼的吸力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上还装有导流条、固定板、内侧端板和外侧端板,所述固定板与内侧襟翼相连接并用于将内侧襟翼固定在前翼上,内侧端板和外侧端板均为两个且均与外侧襟翼相连,两个内侧端板相对称设置,两个外侧端板相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条设在外侧端板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为碳纤维-铝蜂窝复合板;所述主翼采用变截面,内侧襟翼所对应主翼截面的弦长为345mm,攻角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及进气总成包括空滤、限流器、发动机增压器、进气管路、泄压阀、电子节气门、发动机;发动机设在车体上且本身转速与车速相匹配,发动机与导流装置相连;进气管路连接与电子节气门的进气端,所述电子节气门与发动机相连接,泄压阀设在进气管路上且泄压阀与导流装置相连接,空滤、限流器和发动机增压器设在进气管路的端口处;发动机增压器用于向发动机提供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阀底座、下气室、上气室、弹簧支座、弹簧和活塞;所述泄压阀底座安装于发动机增压器后的进气管路上;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弹簧支座,另一端连接活塞,所述活塞利用上气室与下气室的压力差来驱动,进而对泄压阀的开放与关闭进行控制;所述下气室连接发动机增压器后管路,所述上气室连接电子节气门的后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单体壳和鼻锥,鼻锥设在单体壳前端部并为椎体结构,其中,前翼设置在单体壳前舱上,发动机及进气总成设在单体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宝塔头、导流软管、喉箍、导流硬管、固定耳件;两个所述宝塔头连接于泄压阀底座两侧的泄气孔;两根所述导流软管一侧连接宝塔头,二者利用一对喉箍紧固,穿过复杂的动力总成区域,另一侧与导流硬管相连接,并用喉箍紧固;所述导流硬管的出气端延伸至内侧襟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硬管贴合车体侧防区域,导流硬管利用固定耳件实现其与车体外壁的固定连接,导流硬管出口端利用固定耳件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底座和宝塔头的连接需涂以密封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翼气吹式主动气动平衡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件所对应的单体壳上的固定点处,在碳纤维夹层内埋有嵌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24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