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车机支承辊的密封结构及翻车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1481.1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秦革;李东;李云峰;石再明;金旭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48 | 分类号: | B65G67/48;B65G69/18;B08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刘文萍 |
地址: | 40125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车 支承 密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车机支承辊的密封结构及翻车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封挡在所述承载座的倾斜顶面的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分别与所述支撑立板连接,且所述密封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支承辊的局部区域向上伸出的避让窗口,所述避让窗口的边缘与相应的支承辊之间间隙配合。此时,避让窗口与支承辊之间的间隙很小,尺寸较大的物料都被挡挡在密封挡板外,能够避免大多数物料进入支承辊和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内,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车机,尤其涉及一种翻车机支承辊的密封结构及翻车机。
背景技术
翻车机用于将运输车辆翻转或倾斜,以实现卸料;结合参见图1、图2,翻车机通常具有四组或四组以上的支承辊组,翻车机的转子被各支承辊组共同支撑,转子随各支承辊组中支承辊的转动会转动,从而实现运输车辆的翻转或倾斜。
现有翻车机中,每组支承辊组都包括两个支承辊,各支承辊设置于相应的支撑件上,该支撑架包括两块支撑板,各支承辊对应的两滚轴端一一对应的安装在两块支撑板上,在现有翻车机中,支承辊的端面的中心区域与相应的支撑板之间通过迷宫和骨架油封结构密封,以避免物料进入辊轴周围的空间影响辊轴的正常转动。
此种密封结构在对于粉状物料是适用的,但是在翻车机但翻车机在翻卸块状物料,如块矿、石灰石、球团矿时,存在的如下问题和缺点:这些块状物料从车厢翻出后往往会四处散落很容易进入各支承辊组的支承辊和相应支撑板之间的缝隙内(间隙有20mm~110mm不等)卡起,支承辊在低速重载转动中石子会将支承辊的透盖磨穿、磨破,一旦矿料进入轴承内,轴承很快就会被损坏,轮子卡住不转,造成严重的设备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优化翻车机支承辊的密封结构,以避免物料落入支承辊与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内,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翻车机支承辊的密封结构,所述翻车机包括转子和用于支撑转子的多处支撑组件,每处支撑组件包括承载座和设置于承载座上的至少两支承辊,单组支撑组件的各所述支承辊沿所述转子的周向方向分布并与所述转子相切,所述承载座包括两块相面对且相间隔的支撑立板,所述支承辊可转动的跨设与两块支撑立板之间,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封挡在所述承载座的倾斜顶面的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分别与所述支撑立板连接,且所述密封挡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支承辊的局部区域向上伸出的避让窗口,所述避让窗口的边缘与相应的支承辊之间间隙配合。
可选的,单组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承辊数量为两个,所述密封挡板包括:
中间板部,设置于相邻的两所述支承辊之间,所述中间板部具有相背对的两外缘面,所述中间板部的两外缘面一一对应与紧邻两支承辊的周向外壁;
外侧板部,设置于支撑立板和支承辊之间,所述外侧板部具有相背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支撑立板连接,所述第二边缘紧邻各支承辊的侧向外壁,且所述第二边缘的中间区域与所述中间板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挡板上的自吹扫薄片,所述自吹扫薄片设置于所述密封挡板的下方,所述自吹扫薄片设置于支承辊旁,且所述自吹扫薄片与所述支承辊的外壁之间形成吹扫间隙;
当所述支承辊转动时,所述支承辊扰动支承辊外围的空气,使所述自吹扫薄片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反复变形并拍打所述吹扫间隙内的空气。
可选的,所述避让窗口的边缘为与所述支承辊形成配合间隙的配合斜面,所述密封挡板具有上斜倾斜表面和下倾斜表面,沿所述上倾斜表面至所述下倾斜表面的方向,所述配合斜面与支承辊外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可选的,所述自吹扫薄片与所述支承辊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从上至下逐渐递增。
可选的,所述自吹扫薄片的底部底部形成有卷边,且所述卷边向背对相应支承辊的方向卷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1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