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性的导电条极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1455.9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4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陆新华;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凯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4 | 分类号: | H01R25/14;H05K7/20;H01R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刘云艳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性 导电 极其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性的导电条及其成型方法,其结构还包括两个绝缘套口和两个硅橡胶条,其中一个硅橡胶条上设有两个铜导轨,另一个硅橡胶条上设有两个铜滑槽,铜导轨滑动设置在铜滑槽上,两个硅橡胶条之间保持有安全距离,绝缘套口的内部设有导热块,导热块使得绝缘套口的内部被划分为两个固定槽,铜导轨的长度等于铜滑槽的长度且均小于硅橡胶条的长度,铜导轨或者铜滑槽的端部和硅橡胶条的端部之间均保持有安装位,安装位的长度对应导热块的长度,两个硅橡胶条的端部一一粘接在固定槽的内部时,铜滑槽抵触在导热块上,本发明提高了导电条的导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条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导热性的导电条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导电条又称硅橡胶导电连接器,主要材料由硅橡胶生成,它是由一层不带电的黑色硅胶一层带导电层的硅胶屡次叠加而成,导电条在通电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特别是在导电条的连接处会出现电阻增加的情况,会导致导电条的连接处产生较多的热量,而由于硅橡胶的导热性能比较差,这些热量只能聚集在导电条的四周,很难向外扩散,会影响导电条的使用寿命,而且一旦热量过高,会导致烧坏导电条的连接处,影响电器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高导热性的导电条及其成型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其结构还包括两个绝缘套口和两个硅橡胶条,其中一个硅橡胶条上设有两个铜导轨,另一个硅橡胶条上设有两个铜滑槽,铜导轨滑动设置在铜滑槽上,两个硅橡胶条之间保持有安全距离,绝缘套口的内部设有导热块,导热块使得绝缘套口的内部被划分为两个固定槽,铜导轨的长度等于铜滑槽的长度且均小于硅橡胶条的长度,铜导轨或者铜滑槽的端部和硅橡胶条的端部之间均保持有安装位,安装位的长度对应导热块的长度,两个硅橡胶条的端部一一粘接在固定槽的内部时,铜滑槽抵触在导热块上。
进一步的,上述铜滑槽的呈V型,铜滑槽内部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卡槽,铜滑槽内部的尖端设有可弹性互动的活动块,活动块的弹性活动方向靠近或者远离铜滑槽的开口方向,铜导轨包括导热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导热板两端的卡板,导热板的上表面设有光滑的导热面,导热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两端设有倾斜的连接面,卡板卡入卡槽的内部时,连接面抵触在铜滑槽两侧的内壁且活动块弹性抵触在导热面上。
进一步的,上述铜滑槽内部的尖端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初始长度大于卡板到铜滑槽尖端之间的距离,活动块固定在缓冲弹簧上。
进一步的,上述导热块的中心位置设有两个连接块,连接块为直角三角形,两个连接块的斜面对称焊接在铜滑槽内部两侧的内壁且对称位于缓冲弹簧的两侧。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性导电条的成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导热块先和铜滑槽连接,随后将铜滑槽和铜导轨进行连接;
S2、在硅橡胶条上开设有套口槽,将套口槽包覆在铜导轨或者铜滑槽上;
S3、在两个硅橡胶条的端部、导热块上涂上粘接剂,最后一起将导热块、硅橡胶条的端部粘接在绝缘套口的内部。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套口槽的宽度、长度均小于铜导轨或者铜滑槽,随后将硅橡胶条高温软化,随后将铜滑槽、铜导轨分别嵌入在套口槽的内部,最后将硅橡胶条风干。
进一步的,上述粘接剂为环氧树脂胶粘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性的导电条及其成型方法,在导电条导电过程中,硅橡胶条、铜导轨、铜滑槽以及导热块均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然而由于硅橡胶条的导热性比较差,安全距离的设定有利于硅橡胶条上聚集的热量向外扩散,而铜导轨、铜滑槽为铜铜材质,能够快速将扩散的热量吸收并传导,进而提高了导电条整体的导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凯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凯源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1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