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罩式炉冷却水余热利用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0843.5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炎;蒋兴辰;付志平;赵丁藏;蒋东;李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涟钢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1/00 | 分类号: | F27B11/00;F27D9/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肖美哲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罩式炉 冷却水 余热 利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罩式炉冷却水余热利用方法及系统,将罩式炉冷却水输送到无压回水池中;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罩式炉内罩,用于罩式炉内罩冷却;输送到罩式炉炉台,用于罩式炉炉台冷却;输送到空调末端机,用于空调供暖。同时,罩式炉内罩、无压回水池和回水水泵组成一个加热循环系统;罩式炉炉台、无压回水池、回水水泵、循环水冷却塔、循环水集水池和循环水供水泵组成一个补水循环系统。无压回水池、回水水泵、空调水供暖水管、空调末端机和空调水回水管组成一个供暖循环系统;本发明实现了罩式炉冷却水余热再利用,节约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罩式炉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罩式炉冷却水余热利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罩式炉冷却之后的水温度高,通常是将罩式炉冷却之后的水输送到无压回水池,再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循环水站的冷却塔进行冷却后自流进入循环集水池,循环集水池的水经循环供水泵加压又送回到罩式炉用于罩式炉冷却。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没有使得罩式炉冷却水中的热能得到利用而导致热量散失,同时冬天又要开中央空调消耗能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罩式炉冷却水余热利用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罩式炉冷却水中的热能没有利用而导致热量散失,同时冬天又要开中央空调消耗能源,造成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罩式炉冷却水余热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罩式炉冷却水输送到无压回水池中;
步骤二,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罩式炉内罩,用于罩式炉内罩冷却;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罩式炉炉台,用于罩式炉炉台冷却;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空调末端机,用于空调供暖。
进一步地,所述罩式炉冷却水包括罩式炉内罩喷淋冷却水和罩式炉炉台冷却水。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空调末端机之后还包括:
步骤三,将空调供暖后的空调水输送到无压回水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将无压回水池内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罩式炉炉台包括:
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循环水冷却塔;
罩式炉冷却水经循环水冷却塔冷却后自流进入循环水集水池中;
通过循环水供水泵将循环水集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输送到罩式炉炉台。
进一步地,所述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空调末端机包括:
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通过回水水泵输送到空调水供暖水管;
空调水供暖水管将无压回水池中的罩式炉冷却水输送到空调末端机。
一种罩式炉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罩式炉内罩、罩式炉炉台、无压回水池、回水水泵、循环水冷却塔、循环水集水池、循环水供水泵和空调末端机;所述罩式炉内罩和所述罩式炉炉台与所述无压回水池连接;所述回水水泵的第一端与所述无压回水池连接;所述回水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罩式炉内罩连接;所述回水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循环水冷却塔连接;所述循环水冷却塔与所述循环水集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供水泵的第一端与所述循环水集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供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罩式炉炉台连接;所述回水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空调末端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罩式炉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还包括空调水供暖水管;所述回水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空调水供暖水管连接;所述空调水供暖水管与所述空调末端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涟钢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涟钢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0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型DFN的3D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灰窑窑头烟气余热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