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多簇电池SOC均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40010.9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4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富;朱伟;李宇;卜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科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32 |
代理公司: | 广东政道慧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5 | 代理人: | 何崇康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金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电池 soc 均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系统多簇电池SOC均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储能系统正常上电工作;S2,EMS判断S1中储能系统正常上电工作时系统在充电还是放电;S3,S2中EMS对S1中储能系统正常上电工作时系统在充电还是放电进行判断,如果储能系统正处于充电模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多簇电池SOC一致,从而各个电池簇使用的时间相同,使用环境相同,则多个电池簇之间都能按照最佳使用方式进行使用,从而电池不易损坏,改善系统电池簇寿命;并且各个电池簇之间能够同时损坏或者报废,从而便于后期的维护维修;多簇电池SOC一致,使得系统充放电功率最大化,达到电能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了能量损坏,节省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储能系统多簇电池SOC均衡方法。
背景技术
由电池单体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连接方式,且与储能变流器及附属设施连接后实现独立运行的电池组合体,还宜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监测和保护电路、电气和接口等部件。
当一个储能系统中,存在多簇电池,需要通过BMS,PCS以及EMS配合,进行电池组之间的SOC均衡,然而目前多簇电池SOC均衡方法,无法保证整个系统存储容量和功率最大化利用,使得整个系统存储容量和功率利用率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一种储能系统多簇电池SOC均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系统多簇电池SOC均衡方法,解决了当一个储能系统中,存在多簇电池,需要通过BMS,PCS以及EMS配合,进行电池组之间的SOC均衡,然而目前多簇电池SOC均衡方法,无法保证整个系统存储容量和功率最大化利用,使得整个系统存储容量和功率利用率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系统多簇电池SOC均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储能系统正常上电工作;
S2,EMS判断S1中储能系统正常上电工作时系统在充电还是放电;
S3,S2中EMS对S1中储能系统正常上电工作时系统在充电还是放电进行判断,如果储能系统正处于充电模式;
S4,基于S3中EMS判断出储能系统正处于充电模式,EMS接收所有电池簇的SOC,则EMS对各个SOC进行比对,如果各个SOC不一致,EMS继续找出最小SOCm电池簇m;
S5,基于S4中EMS找出的最小SOCm电池簇m,对这个最小SOCm电池簇m按照最大Pm功率来充电;
S6,排除S5中按照最大Pm功率来充电的那个最小SOCm电池簇m,让其他电池簇根据Pn=Pm*(1-SOCn)/(1-SOCm)计算各自的充电功率,并按照计算出的充电功率Pn给各个电池簇电池进行充电;
S7,EMS对充电是否结束进行判断,如果充电结束,则整个充电过程结束;如果充电未结束,则跳到S4步骤进行循环;
S8,S4中如果各个SOC一致,则各个电池簇按照相同功率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EMS始终对各个SOC进行对比;
S9,S1中储能系统正常上电工作时,EMS判断S1中储能系统正常上电工作时系统在充电还是放电,如果EMS判断出储能系统正处于放电模式;
S12,基于S9中EMS判断出储能系统正处于放电模式,EMS接收所有电池簇的SOC,则EMS对各个SOC进行比对,如果各个SOC不一致,EMS继续找出最大SOCm电池簇m;
S13,基于S4中EMS找出的最大SOCm电池簇m,对这个最大SOCm电池簇m按照最大Pm功率来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科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科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0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不间断BMS系统
- 下一篇: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