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光导电膜、层压结构以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9709.3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4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甘堃;王新月;陈建良;陈岫江;詹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曹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导电 层压 结构 以及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属于导电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光导电膜、层压结构以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其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透光导电膜,透光导电膜包括透光膜层和分散在透光膜层中的导电纳米线;透光导电膜是由包括导电纳米线和分散液的混合乳液经成膜处理和固化处理形成;在混合乳液中,导电纳米线分散在分散液中,分散液含有用于形成透光膜层的乳胶颗粒。本申请分散液含有用于形成透光导电膜的乳胶颗粒,乳胶颗粒固化之后会形成连续的膜层结构,导电纳米线会分散或嵌入膜层结构中,形成亚密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有利于保护导电纳米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导电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光导电膜、层压结构以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透光导电膜是指涂覆在高透过率的绝缘衬底上的导电薄膜,具有表面导电的性质同时拥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这种透光导电膜被广泛用在液晶显示器、触控面板、电致发光器件、薄膜光电池的透光电极中,同时可用作防静电层、电磁屏蔽层。
柔性透光导电膜通常为透光导电层附着在柔性透光基底上制备而成。常见的透光导电膜主要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纳米线等导电性能良好透光率较高的导电材料。常见的柔性透光基底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聚碳酸酯(PC)膜、聚酰亚胺膜、纤维素膜等高聚物透光薄膜,这些薄膜具有质轻、超薄、柔韧性好等特点。通过透光导电层和柔性透光基底制备柔性透光导电膜的方法包括狭缝涂布、凹辊涂布等。
现有技术制备的柔性透光导电膜的导电稳定性较差,摩擦和挤压极易造成物理损伤和导电性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透光导电材料多为无机物质,柔性基底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二者之间互相不兼容,也不存在较牢固的结合,因此导电层极易从柔性基底上脱落,诱发导电膜导电性能的大幅度下降。因此如何制备高稳定性、高导电性和高耐性的柔性透光导电膜的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这对提升柔性透光导电膜的品质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科研工作者已经采用加热加压处理、引入粘合缓冲层、辐射焊接等后处理方式提高导电膜的稳定性和耐性,但这些后处理方式不仅使导电膜的生产工艺复杂化,而且提高了导电膜的生产成本,极大限制了柔性透光导电膜的工业化应用。
另外,目前市面上量产的银纳米线导电膜均至少包括基材、银纳米线层、保护层等三层结构,在制备工艺上,需先在衬底上涂一层银线墨水,干燥后得到银线裸膜;再在裸膜上涂保护层,从而达到保护银线层的目的。在未涂保护层时,银线裸膜极易被划伤、腐蚀,需要多次涂布,成本高昂;同时其在光学上的表现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光导电膜以及制备方法、层压结构、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衬底和透光导电膜之间的粘合力差或需要多次涂布造成工序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透光导电膜,透光导电膜包括透光膜层和分散在所述透光膜层中的导电纳米线;透光导电膜是由包括导电纳米线和分散液的混合乳液经成膜处理和固化处理形成;在混合乳液中,导电纳米线分散在分散液中,分散液含有用于形成所述透光膜层的乳胶颗粒。
本申请透光导电膜包括透光膜层和分散在透光膜层中的导电纳米线,透光导电膜是由包括导电纳米线和分散液的混合乳液经成膜处理和固化处理形成,分散液含有用于形成透光导电膜的乳胶颗粒,乳胶颗粒固化之后会形成连续的膜层结构,导电纳米线会分散或嵌入膜层结构中,形成亚密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有利于保护导电纳米线,进而会有利导电纳米线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的稳定性。具体的,连续的膜层结构会保护导电纳米线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腐蚀和磨损,进而会对导电纳米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需要额外添加保护层。透光导电膜包括导电纳米线和分散液,单层湿膜涂层可附着于衬底,与金属氧化物膜不同,嵌有导电纳米线的乳胶膜坚固且柔韧。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层压结构,包括衬底和层叠设置于衬底表面上的上述本申请提供的透光导电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善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9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