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抗肿瘤高分子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8970.1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飞;杜鑫龙;何坤;蒋欣悦;范曲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31/555;A61K33/00;A61K47/60;A61K47/59;A61K47/69;A61P35/00;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丽霞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肿瘤 高分子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抗肿瘤高分子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高分子药物由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在水溶液中组装而成。该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以聚苯并噻二唑‑芴为共轭主链、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为侧链,且高分子表面修饰有一氧化碳供体CORM‑401和聚乙二醇。本发明的高分子药物可以在近红外光照射下产生Ⅰ和Ⅱ型光动力,实现对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该高分子药物还可以释放一氧化碳,实现对肿瘤的气体治疗。此外,在近红外光激发下该高分子药物还可以产生近红外二区荧光,实现对肿瘤的光学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药物诊疗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抗肿瘤高分子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旨在提高肿瘤高分子药物的水溶性、光动力治疗效果和近红外二区荧光能力,同时具备光激发的气体治疗肿瘤效果。
背景技术
肿瘤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大重要疾病,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化学药物和放射治疗,然而这两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人体存在极大的副作用。近二十年来,科学家发展了多种抗肿瘤新技术,如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和基于一氧化碳或一氧化氮等的气体治疗,同时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协同治疗也成为目前癌症治疗研究的重点。其中基于光动力治疗和一氧化碳气体的联合治疗最为吸引大家的关注。在此联合治疗中,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同步产生光动力和释放一氧化碳。然而,目前的光动力治疗高分子大多只具备Ⅱ型光动力的特征,严重限制了乏氧肿瘤的治疗效果。
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技术具有优异的成像分辨率、高的信噪比和穿透深度高等特点,从而受到科研和医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有机高分子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材料具备更为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和可修饰性而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造影剂。但是,目前报道的高分子近红外二区荧光造影剂大多只具备光热治疗特征。大多不能在近红外光激发下产生满意的Ⅰ和Ⅱ型光动力特性。因此,新型高分子抗肿瘤药物制剂需要具备优异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特性、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可以产生Ⅰ和Ⅱ型光动力治疗,并且能够负载有丰富的一氧化碳供体实现一氧化碳的气体治疗。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高分子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高分子材料没有Ⅰ和Ⅱ型光动力治疗效果、一氧化碳供体负载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分子药物,由一种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在水溶液中组装而成,所述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以聚苯并噻二唑-芴(PBF)为共轭主链、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为侧链,且高分子表面修饰有一氧化碳供体CORM-401和聚乙二醇。
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共轭高分子主链的重复单元数n为5-10,高分子表面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000、5000或10000克/摩尔,CORM-401含量重量比为1%-5%。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药物中,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的浓度为0.5毫克~5毫克/毫升。
进一步地,所述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根据以下步骤制备:
将PBF-AM3、聚乙二醇和CORM-401溶于EDC和NHS中得到混合物,通过鼓泡脱氧后,混合物在50℃下搅拌48小时,之后旋转蒸发除去EDC和NHS,然后将产品溶于THF,透析后冻干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的高分子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将所述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的有机溶液加入水中,通过自组装形成高分子药物。
进一步地,制备过程中,将所述水溶性刷状结构共轭高分子先溶于极性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还提拱了前述的高分子药物作为Ⅰ和Ⅱ型光动力治疗剂、一氧化碳气体治疗剂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8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