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正飞机起飞性能模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8644.0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8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商立英;徐声明;张超;谭蓉蓉;明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亚信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1 | 代理人: | 段国刚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正 飞机 起飞 性能 模型 方法 | ||
1.一种校正飞机起飞性能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三种发动机运行策略,对一个四发飞机进行试验,所述四发飞机的内、外侧发动机对称设置,且对称的两台发动机上设置相同的工作状态,飞机在任意重量下,预设最大试验速度,使飞机分别进行加减速滑行试验;
根据飞机的滑行速度、发动机转速、飞机的质量、迎角、减速装置的数据,计算所述飞机的飞行参数;
根据所述飞行参数计算所述飞机在对应所述加减速滑行试验过程中的起飞性能数据;
其中,计算所述飞机的飞行参数的力学模型为:
式中,F总为滑跑过程中发动机装机总推力,为飞机起落装置与跑道的滚动摩擦力系数,W为滑跑过程中飞机的重量,m为滑跑过程中飞机的质量,L为飞机在滑跑过程中的升力,D为飞机在滑跑过程中的阻力,a为滑跑过程中飞机的加速度;
飞机滑跑过程中的质量m通过使用空机重量、装载重量、燃油重量计算,飞机滑跑过程中的重量根据W=mg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
飞机滑跑过程中的升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大气密度,V为飞机滑行过程中飞机瞬时的速度,S为机翼参考面积,CL为飞机滑行过程中的升力系数;
、V通过机载传感器或机场的测量设备获取数值;CL通过飞机滑跑过程中的迎角结合气动特性数据集获取;
飞机滑跑过程中的阻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CD为飞机滑行过程中的阻力系数,CD通过飞机滑跑过程中的迎角结合气动特性数据集获取;
根据三种试验的飞参数据,结合力学模型,组合构成3阶线性方程组如下:
式中,m1为第一种试验时滑跑过程中飞机的质量,m2为第二种试验时滑跑过程中飞机的质量,m3为第三种试验时滑跑过程中飞机的质量,L1为第一种试验时飞机在滑跑过程中的升力,L2为第二种试验时飞机在滑跑过程中的升力,L3为第三种试验时飞机在滑跑过程中的升力,W1为第一种试验时飞机滑跑过程中的重量,W2为第二种试验时飞机滑跑过程中的重量,W3为第三种试验时飞机滑跑过程中的重量,F起飞为发动机起飞状态瞬时的推力,F慢车为发动机慢车状态瞬时的推力;
根据所述起飞性能数据对所述飞机起飞性能模型进行校正;
其中,所述飞行参数包括滑跑过程中飞机的加速度、滑跑过程中飞机的重量、飞机在滑跑过程中的升力、飞机在滑跑过程中的阻力、滑跑过程中发动机装机总推力;
所述起飞性能数据包括发动机起飞状态瞬时的推力、发动机慢车状态瞬时的推力及飞机与跑道的滚动摩擦力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校正飞机起飞性能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飞性能数据包括:
与所述三种发动机运行策略相对应的第一起飞性能数据、第二起飞性能数据及第三起飞性能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校正飞机起飞性能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发动机运行策略中,第一种试验包括:
将四发飞机的四台发动机均设置为起飞状态,所述飞机松开减速装置,使所述飞机加速至所述最大试验速度,并计算所述飞机在该过程中的第一起飞性能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校正飞机起飞性能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发动机运行策略中,第二种试验包括:
将所述四发飞机的发动机中两台设置为起飞状态,另外两台设置为慢车状态,飞机松开所述减速装置,使所述飞机加速至所述最大试验速度,并计算所述飞机在该过程中的第二起飞性能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校正飞机起飞性能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发动机运行策略中,第三种试验包括:
将所述四发飞机的发动机均设置为慢车状态,飞机松开所述减速装置,使所述飞机加速至最大慢车速度,再将所述发动机均设置为起飞状态,使所述飞机加速至所述最大试验速度,最后将所述发动机均设置为慢车状态,使所述飞机减速至所述最大慢车速度,并计算所述飞机在该过程中的第三起飞性能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86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