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系组件控制和故障诊断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7271.5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4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P·戴科迈恩;B·艾尔维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纳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58 | 分类号: | G06F8/658;G06F8/10;G06F8/7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张鑫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组件 控制 故障诊断 | ||
提供了用于传动系控制和诊断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示例中,运载工具系统可包括具有存储在第一存储器单元中的指令的控制器,当由第一处理单元执行时,该指令使控制器将机械运载工具组件操作数据写入共享存储器单元。控制器进一步包括存储在第二存储器单元中的指令,当由第二处理单元执行时,该指令使控制器读取机械运载工具组件操作数据,以确定数据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大体上涉及用于使用具有共享存储器单元的多核处理器来控制和诊断传动系组件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旨在增强运载工具操作的汽车故障诊断标准持续演变。这些标准可能会带来工程上的挑战,并延误运载工具的开发。例如,故障诊断标准可能具有程序刚性,该程序刚性在诊断应用程序向运载工具的现有控制架构的简化集成方面创造了阻碍。此外,控制平台和相关硬件的更新可能与诊断标准的发展不同步。由于这些时间线可能不同步,在某些情形中,运载工具产品开发可发生进一步延迟。增加的生产时间和成本可能是开发延迟的结果。
Thomas等人的US 9,235,727 B2公开了用于实现汽车功能标准的功能软件架构。该软件架构用于过程以分解故障软件,从而将与故障相关的应用程序从用于车辆控制的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Thomas中公开的车辆控制平台以及其他车辆控制系统的若干缺点。例如,Thomas的控制和故障架构可要求使用固件功能来访问用于故障应用程序的数据。通过固件功能访问数据可对独立更新控制和故障应用程序以及将诊断应用程序集成到现有控制架构中造成障碍。更一般地,系统中的存储器分区可能会加剧与更改控制应用程序和故障应用程序重新测试相关的问题。此外,其他诊断系统可能容易受到复合组件故障的影响。因此,以前的运载工具系统可能无法实现故障诊断目标,诸如无干扰(FFI)。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的至少一部分,提供了一种运载工具系统。在一种示例性方法中,运载工具系统包括与机械运载工具组件进行电子通信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第一存储器单元和第二存储器单元以及共享存储器单元。在该系统中,指令存储在第一存储器单元中,当由第一处理单元执行时,该指令使控制器将机械组件操作数据写入共享存储器单元。此外,在该系统中,指令存储在第二存储器单元中,当由第二处理单元执行时,该指令使控制器从共享存储器单元读取机械组件操作数据,以确定数据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专用存储器单元可用于在处理单元之间高效地传输共享数据,同时允许其他编程功能由不同的处理单元执行(如果需要)。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处理单元可执行确定存储在共享存储器单元中的数据的有效性的指令。相反,第一处理单元可执行机械组件的标称控制功能。如果确定数据无效,则第二处理单元可将机械组件置于故障状态。该故障状态可覆盖标称控制命令,以减少部件退化的可能性,从而延长运载工具寿命。每个处理单元的独立功能通过绕过从故障诊断功能访问固件功能以检取其输入值的需要,降低级联组件故障的可能性。因此,可通过控制系统实现FFI。此外,经由单独的处理单元执行控制逻辑和诊断逻辑,允许将任一应用添加到系统和/或在无需更改另一应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更改。因此,如果需要,控制应用程序可独立于诊断应用程序演变,反之亦然。通过这种方式,可更高效地实现对控制或诊断应用程序的更新,从而减少用于更新的时间和资源。
此外,在另一示例中,可使用挂钩函数将机械组件操作数据写入共享存储器单元。挂钩函数专门拦截退出板级支持包(BSP)上游的标称控制应用程序的数据。这种运载工具数据管理技术进一步降低了级联组件退化的可能性。此外,将挂钩函数置于BSP的上游,允许独立于故障逻辑来更新或以其它方式更改控制应用程序,反之亦然。如此,可更改控制应用程序以增强运载工具操作,而无需重新认证故障诊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纳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纳比利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7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