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翼带伸缩式缓冲结构的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4768.1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洪;朗宏芳;韦志军;彭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东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B64C25/56;B64C2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曹花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伸缩 缓冲 结构 海陆 双飞 固定 飞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翼带伸缩式缓冲结构的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涉及固定翼飞机领域。该机翼带伸缩式缓冲结构的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包括飞机主体和两侧的机翼,以及设置在飞机主体的尾部上端的尾翼,机翼的上端面靠内侧处固定设置有喷气装置,所述飞机主体的底部靠前端处开设有前支架收纳舱,内端设置有前伸缩支架,所述飞机主体的底部靠后端处开设有后支架收纳舱,内端设置有后伸缩支架,机翼下侧设置有缓冲垫收纳舱,收纳舱内端设置有充气缓冲垫。该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的机翼底部设置有充气缓冲垫,在飞机入水前,可以将充气缓冲垫放下,然后充气膨胀,在飞机落水时,起到缓冲效果,防止机翼直接受到水面冲击,对机翼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翼飞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翼带伸缩式缓冲结构的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
背景技术
固定翼飞机简称为飞机,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其中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是指既可以在空中飞行、陆地移动也可以在海中航行的飞机。
现有专利(CN113232832A)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采用“V型”船身式机身,机身长宽比为10~12;所述机翼固定在所述机身的背部的翼身整流罩上,所述机翼的靠近机头的一侧设置有前缘缝翼,靠近机尾的一侧设置有内、外襟翼,所述内襟翼靠近所述机身设置,所述机翼远离所述机头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还设置有副翼,所述外襟翼设置在所述副翼与所述内襟翼之间;所述翼尖浮筒通过吊架固定在所述机翼靠近翼梢的下表面;所述发动机短舱固定在机身上方;所述尾翼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尾部。该发明不仅能够保证水面滑行时较好的横向、纵向稳定性以及防喷溅安全性,还能够保证较高的巡航速度以及气动特性。
还有专利(CN108501636A)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包括:机身、机翼、发动机短舱、浮筒、尾翼和起落架;其中,机翼固定在机身背部的驼峰上,发动机短舱安装在机翼首端,浮筒设置在机身中部两侧,并位于机翼的下方,尾翼设置在机身的尾部,起落架安装于机身的底端;浮筒上设有凸起,凸起的背风面设置有带有开口的容纳腔。该发明不仅可以保证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时,具有良好的纵向、横向稳定性和水面起降性能,而且提高了飞机飞行时的稳定性。
但是现有的海陆飞机的机翼下端一般都不设置缓冲结构,在飞机由空中入海时,机翼与水面直接接触,由于飞机重量较大,水面的冲击很容易损坏飞机机翼,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机翼带伸缩式缓冲结构的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翼带伸缩式缓冲结构的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解决了目前海陆飞机没设计缓冲结构,飞机由空中入海时机翼容易受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翼带伸缩式缓冲结构的海陆双飞式固定翼飞机,包括飞机主体和设置在飞机主体两侧的机翼,以及设置在飞机主体的尾部上端的尾翼,两个所述机翼的上端面靠内侧处固定设置有喷气装置,所述飞机主体的底部靠前端处开设有前支架收纳舱,所述前支架收纳舱的内端设置有前伸缩支架,所述飞机主体的底部靠后端处开设有后支架收纳舱,所述后支架收纳舱的内端设置有后伸缩支架;
两个所述机翼内端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机翼的底端面开设有缓冲垫收纳舱,所述缓冲垫收纳舱内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控制液压缸,所述控制液压缸的活动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垫固定架,所述气垫固定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充气缓冲垫,所述充气缓冲垫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安装腔的内端固定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缓冲垫收纳舱的侧壁且和充气口连接,所述充气管位于安装腔内端的管身上固定连接有气阀,所述充气管位于气阀和缓冲垫收纳舱之间的管身上还连接有泄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东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东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4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