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生产出氧气的制氧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4559.7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邵睿;熊志锋;姚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武清洁能源鄂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慧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张扬 |
地址: | 436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光合作用 生产 氧气 制氧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生产出氧气的制氧机,包括污水回收舱,所述污水回收舱的顶部焊接有透明反应舱,透明反应舱的顶部焊接有气体收集舱,污水回收舱的两侧焊接有固定块。本发明中利用由出水管泵入的水源灌满透明反应舱并浸泡透明反应盒中的氧化钴纳米颗粒,此时气泵通过进气管将抽取到的空气泵入到透明反应舱中,通过灯珠的光亮照射到透明反应舱中,使得透明反应盒中的氧化钴纳米颗粒催化水源,借助灯珠的光亮光解水,从而产生氢气和氧气,而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将经过氢气过滤膜的过滤,最后进入到氢气过滤膜顶部的只有氧气,再借助压缩机将氧气压缩通过出气管释放出去进行使用,从而利用人造光合作用实现制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氧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生产出氧气的制氧机。
背景技术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实现碳循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我们现在生物圈能维持这样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空气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而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的场景,是利用催化剂取代植物中的叶绿体,通过可见光分解水使得水分解出氢气和氧气,将氢气金策过滤排出后,就能够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而结合制氧机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然后进行精馏将其分离成氧和氮的原理,以及人造光合作用的原理,现提出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生产出氧气的制氧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生产出氧气的制氧机,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光合作用生产出氧气的制氧机,包括污水回收舱,所述污水回收舱的顶部焊接有透明反应舱,透明反应舱的顶部焊接有气体收集舱,污水回收舱的两侧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远离污水回收舱的一侧均设置有卡箍,卡箍的内部分别卡接有气泵舱和水泵舱,水泵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套设有贯穿至透明反应舱内部的出水管,气泵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气泵的出风端套设有贯穿至透明反应舱内部的进气管,且透明反应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明反应盒,透明反应盒的底部内壁套设有贯穿至污水回收舱内部的回水管,且污水回收舱的内部设置有灯盘,灯盘的顶部表面设置有灯珠,气体收集舱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压缩机,压缩机的底部设置有氢气过滤膜,压缩机的出气端套设有贯穿至气体收集舱顶部的出气管。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氢气过滤膜的外圈与气体收集舱的内壁固定连接,污水回收舱的侧壁底部安装有放水阀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明反应盒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等呈环形阵列排布供水源和空气进入的通孔,且透明反应盒的内部放置有用以催化水分解的氧化钴纳米颗粒,且透明反应盒的顶部套设有用于更换氧化钴纳米颗粒的塞子。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明反应舱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有供出水管和进气管进入的通孔,且进气管上还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套设有贯穿至水泵舱外部的软管,且软管的另一端与外接水源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气泵的进气端套设有贯穿至气泵舱外部的管路,且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透气盒,透气盒远离管路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供空气流通的圆孔,且透气盒为中空状态。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污水回收舱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用于阻隔水的隔板,且隔板上开设有供回水管贯穿的通孔,回水管上还安装有电控阀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污水回收舱侧壁开设有供放水阀门贯穿内外的圆孔,圆孔的内壁与放水阀门的外圈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灯盘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灯珠电源的闸刀,且闸刀通过电线与外接的电源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武清洁能源鄂州有限公司,未经宝武清洁能源鄂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4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病人使用的高压注射器用针筒组件
- 下一篇: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