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艺及其工装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4408.1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3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云;沈聪;钱镇国;沈新华;盛春敏;韦冬;谢松年;陈龙;朱博;吴军;万文波;王梦伟;蒋莹;丁赵伟;何侃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蝶形 光缆 衰减 工艺 及其 工装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装模具,其使得光纤在成缆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小,确保光纤在成缆后的衰减小,保证蝶形光缆的品质。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艺:光纤的模芯的中心出口位置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分别设置加强件,使得加强件分别置于光纤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进入到模具流道内,模具流道对应于光纤的模芯的出口位置处为护套料交汇处,所述光纤和加强件沿着直线方向从模套口被拉拔出、此时光纤和加强件被护套包覆形成蝶形光缆;所述光纤对应于模芯的出口位置为锥形台的外凸中心点位置,护套料沿着模具流道和锥形台的锥面汇聚到光纤的外周、并在汇聚过程中被位于上部和下部的加强件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装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建设的加快,对光缆的衰减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蝶形光缆衰减偏大、其虽然发光端发送信号正常,但在接收端会因衰减过大造成收不到对端的信号或者受到信号太弱,无法正常通信,造成丢包严重甚至中断通信,特别是发生自燃灾害等重要情况下通信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会影响搜救效率,还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财产损失,究其原因,现在蝶形光缆在制作过程中、其光纤被护套成型时挤压、且受到护套原料直接冲击,使得光纤受到影响,进而造成光缆的信号衰减问题;为此急需找到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艺,其使得光纤在成缆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小,确保光纤在成缆后的衰减小,保证蝶形光缆的品质。
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艺,其特征在于:
光纤的模芯的中心出口位置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分别设置加强件,使得加强件分别置于光纤的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进入到模具流道内,模具流道对应于光纤的模芯的出口位置处为护套料交汇处,所述光纤和加强件沿着直线方向从模套口被拉拔出、此时光纤和加强件被护套包覆形成蝶形光缆;所述光纤对应于模芯的出口位置为锥形台的外凸中心点位置,护套料沿着模具流道和锥形台的锥面汇聚到光纤的外周、并在汇聚过程中被位于上部和下部的加强件缓冲。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流道为模芯和模套拼和形成的腔体,所述模具流道为自外周向中心汇聚的结构,腔体为两锥形面拼合形成的间距腔体,其使得护套料的流动包覆过程中和光纤存在倾角,降低了冲击力和挤压力;
所述锥形台螺纹拧装于模芯的中心孔位置、且锥形台前凸设置,所述锥形台的中心点位置贯穿有光纤贯穿孔,所述锥形台上还设置有上加强件贯穿孔、下加强件贯穿孔,所述模套口对应于光纤贯穿孔、上加强件贯穿孔、下加强件贯穿孔的线体运行的前端正中心位置布置。
一种改善蝶形光缆衰减的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模套组件,其包括第一模套、第二模套;
以及模芯;
所述第一模套朝向所述模芯一端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内凹的锥形腔体,所述锥形腔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模套口;
所述第一模套和第二模套的相对端面的外环间通过模具挡杆、垫片固接连接;所述第二模套对应于所述锥形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外凸的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于所述锥形腔体间隔布置形成模具流道;
所述锥形凸起的中心为固设有模芯,所述第二模套的朝向所述模套口的位置固插有所述模芯,所述模芯的朝向所述模套口的端部为锥形台,所述模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轴向贯穿的光纤贯穿孔,所述光纤贯穿孔贯穿所述锥形台的中心、轴向布置,所述模芯还设置有轴向贯穿的上加强件贯穿孔、下加强件贯穿孔,所述光纤贯穿孔位于上加强件贯穿孔、下加强件贯穿孔之间的位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4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