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的适用于大间隙固化的管螺纹密封用厌氧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32929.3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国徽;李峰;贺国新;张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信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16 | 分类号: | C09J175/16;C08G18/10;C08G18/48;C08G18/67;C08G18/83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彬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适用于 间隙 固化 螺纹 密封 用厌氧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的适用于大间隙固化的管螺纹密封用厌氧胶,涉及胶黏剂领域。通过采用带有环氧基和双键双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在UV引发固化时既能进行自由基固化又能进行阳离子固化。利用自由基固化进行快速定位,阳离子进行后固化,最终靠厌氧固化达到最终强度。解决了厌氧胶在大间隙或不规则部件上固化速度慢,固化不完全的问题。同时采用柔性聚醚型聚氨酯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固化后胶体韧性佳,防震抗跌落性能优异,解决阳离子固化后胶体韧性较差,粘接件震动过程容易脆性开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的适用于大间隙固化的管螺纹密封用厌氧胶。
背景技术
厌氧胶是一种单组份无溶剂的胶黏剂,具有使用方便,室温可固化,耐热耐酸碱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管路密封、紧固防松,粘接堵漏等工艺过程。目前高压液压系统用管路密封厌氧胶较广泛,用于防止气体和液体的泄露,提供一个即时、低压的密封效果,完全固化后,为管道系统提供高强度的密封效果。但常规厌氧胶因其自由基固化机理,对粘接部件的间隙要求严,对于大间隙管路部件,往往出现固化不完全达不到理想的粘接效果。并且裸露在外的胶水处理不彻底也会污染其他部件。目前有采用UV厌氧双固化体系解决此问题,通过对被粘物四周进行UV预固化,使裸漏在外的胶水固化,但传统的UV厌氧胶,均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离光则停,对于大间隙或形状复杂的结构上,UV厌氧不能完全固化达到最终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的适用于大间隙固化的管螺纹密封用厌氧胶的制备方案,自制含环氧官能团的柔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UV光照后,利用自由基固化进行快速定位,不透光的大间隙内,利用阳离子的后固化的作用,最终靠厌氧固化达到最终强度,填补了厌氧胶对间隙的依赖性。解决了厌氧胶在大间隙或不规则部件上固化速度慢,固化不完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的适用于大间隙固化的管螺纹密封用厌氧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自制含环氧官能团的柔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20-40份;
丙烯酸活性单体40-60份;
厌氧引发剂1-5份;
促进剂1-3份;
阻聚剂0.05-0.1份;
自由基光引发剂1-3份;
阳离子光引发剂0.1-2份 ;
光敏剂 0.1-0.5份;
所述的自制含环氧官能团的柔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先通过异氰酸酯和柔性聚醚多元醇制备设定异氰酸根含量的预聚体,然后采用含羟基的丙烯酸酯对预聚体一端进行封端,使分子结构上带有双键基团,再用含环氧基团的小分子醇封端剂进行封端制得,其中的异氰酸酯、柔性聚醚多元醇、含羟基丙烯酸酯和含环氧基团的小分子醇的摩尔份数比为2:1:1:1。
本发明制备柔性的适用于大间隙固化的管螺纹密封用厌氧胶的带有环氧和双键双官能团的丙烯酸树脂,采用柔性聚醚型聚氨酯改性的丙烯酸树脂,固化后胶体韧性佳,防震抗跌落性能优异,解决阳离子固化后胶体韧性较差,震动过程容易脆性开裂问题。
阳离子固化体系,不被氧气阻聚,固化后收缩小,涂膜附着力更强,固化引发后不易终止有后固化效果,填补了大间隙下厌氧不能完全固化的缺点,并且在厌氧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胶层固化后的交联密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自制含环氧官能团的柔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使用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的柔性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二醇中的至少一种;所用的含羟基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丙酯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信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信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2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