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力压桩机的快速提桩电控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9255.1 | 申请日: | 2022-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4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钢;陆鑫;程熙;石姚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谷登桩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E02D7/20 |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大丰区丰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54 | 代理人: | 邵珑;葛潇敏 |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力 压桩机 快速 提桩电控式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力压桩机的快速提桩电控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主压油缸、副压油缸固定在机身横梁,夹桩箱与主压油缸的活塞杆耳环固定,夹桩箱沿导轨在主压油缸行程上下运动,夹桩油缸在夹桩箱内围着预制桩布置在油缸行程内运动;主压油缸液控放油阀的进口端与主压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副压油缸液控放油阀的进口端与副压油缸的无杆腔相通,换向阀的进口端与副压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再生单向阀的进口端与换向阀的出口端相通,再生单向阀的出口端与副压油缸的有杆腔相通;主溢流阀的进口端与副压油缸的无杆腔相通,主压油缸液控放油阀、副压油缸液控放油阀、换向阀的控制口与提桩换向阀的先导口相通。此种技术方案的响应速度及运行速度快且压损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执行元件油缸的控制,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工程机械、机床设备、设备制造、冶金矿山等领域的静力压桩机的快速提桩电控式控制系统,以及该快速提桩电控式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静力压桩机的压桩部分一般由一个夹桩箱15、一对主压油缸6、一对或多对副压油缸7组成,主压油缸6、副压油缸7固定在机身横梁14上,夹桩箱15通过销轴与主压油缸的活塞杆耳环固定,夹桩箱15沿导轨在主压油缸6行程上下运动,夹桩油缸16在夹桩箱13内围着预制桩17布置在油缸行程内运动。
压桩过程:
一、夹桩箱15通过夹桩油缸16将预制桩17抱夹;
二、主压油缸6将夹桩箱15从起始位置下压至油缸行程;
三、夹桩箱15松开;
四、主压油缸6回程到起始位置(油缸回程时,主压油缸有杆腔进油,打开主压油缸液控放油阀,主压油缸无杆腔油液通过放油阀回油箱);
然后再重复以上一、二、三、四4个步骤;
当主压油缸6达到设定压力时,副压油缸7参与压桩,此时的压桩步骤为:
五、夹桩箱15通过夹桩油缸16将预制桩17抱夹;
六、主压油缸6和副压油缸7同时将夹桩箱15从起始位置下压至油缸行程;
七、夹桩箱15松开;
八、主压油缸6回程,在夹桩箱15的带动下副压油缸7被动回程(油缸回程时,主压油缸有杆腔进油,打开主压油缸液控放油阀、副压油缸液控放油阀,主副压油缸无杆腔油液通过放油阀回油箱);
九、主压油缸6和副压油缸7回程到起始位置;然后再重复以上五、六、七、八、九5个步骤,直至达到预设的承载力。
油缸回程时,压力油进入主压油缸有杆腔,通过打开主副压油缸液控单向阀将主副压无杆腔与油箱相通,其余副压油缸7由主压油缸6被动带回,当泵供油流量不变的条件下,压桩油缸压桩速度不变,压桩油缸的回程速度影响整体运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力压桩机的快速提桩电控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响应速度及运行速度快且压损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静力压桩机的快速提桩电控式控制系统,包括先导操作阀、提桩先导压力开关、多路阀、主压油缸液控放油阀、主压油缸防胀缸溢流阀、主压油缸、副压油缸、副压油缸防胀缸溢流阀、换向阀、再生单向阀、主溢流阀、副压油缸液控放油阀、提桩换向阀、机身横梁、夹桩箱、夹桩油缸和预制桩,其中,主压油缸、副压油缸固定在机身横梁上,夹桩箱通过销轴与主压油缸的活塞杆耳环固定,夹桩箱沿导轨在主压油缸行程上下运动,夹桩油缸在夹桩箱内围着预制桩布置在油缸行程内运动;所述主压油缸液控放油阀的进口端与主压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副压油缸液控放油阀的进口端与副压油缸的无杆腔相通,换向阀的进口端与副压油缸的无杆腔相通,再生单向阀的进口端与换向阀的出口端相通,而再生单向阀的出口端则与副压油缸的有杆腔相通;主溢流阀的进口端与副压油缸的无杆腔相通,主压油缸液控放油阀、副压油缸液控放油阀、换向阀的控制口均与提桩换向阀的先导口相通。
如前所述的一种静力压桩机的快速提桩电控式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谷登桩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谷登桩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9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