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画面拉伸布局调整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6127.1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4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杰;陈俊君;陈伟锋;陈东明;陈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5 | 分类号: | G06F3/04845;G06F3/04842;G06F3/048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画面 拉伸 布局 调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画面拉伸布局调整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进行设备上的显示画面的拉伸操作时,获得用户选取的拉伸显示画面;将所述拉伸显示画面从第一存储空间中备份到第二存储空间中,并对所述拉伸显示画面的宽和高进行记录;基于所述拉伸显示画面的宽和高在所述设备上进行显示画面的重新布局处理,形成重新布局显示画面;对所述重新布局显示画面进行画面比例成型修正处理,并在画面比例成型修正处理后进行显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在多画面显示中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画面展示方式,同时用户能对不同显示画面进行伸缩操作,增加了显示画面布局的新鲜度,同时减少了显示画面的适配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画面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画面拉伸布局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投屏行业,设备投屏显示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如何布局投屏画面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布局能给用户不同的感受,一般的投屏显示画面布局是将所有投屏画面尽可能等分地平分屏幕尺寸,例如,显示4个投屏设备,一般会将屏幕分成4等分,分别平分屏幕的宽和高,形成屏幕上部分2个画面,下部分2个画面,又如显示5个投屏设备一般会将屏幕分成6等分,以屏幕的宽的一半为准,屏幕上方为3个设备画面(取3等分),屏幕下方为2个设备画面(上方2个设备画面,下方3个设备画面亦可)(取2等分,剩下1等分进行间隔);当用户希望突出某个窗口的画面而不影响其他窗口显示时,该如何处理呢。
在现有技术中,该策略可以通用从左往右排列(或从右往左排列)的画面动态布局,也可以通用从上往下排列(或从下往上排列)的画面动态布局。在该布局下,用户可通过对某个(或多个)窗口进行拉伸操作,而其他窗口在其拉伸过程中实现自动布局,该种布局设计者或用户,无需考虑多个设备投屏画面的显示问题,有多少设备进行拉伸操作,就会对其他投屏设备进行自动适应布局,100个设备,乃至1000个设备同样适用。对于当前实现重点突出某设备画面的方式,多见于把想要突出的设备画面进行全屏放大操作,而其他设备是暂时隐藏;另外一种方式属于固定布局,固定好会有一个较大的设备画面展示区域,而其余区域放置其周围;现有技术导致的问题为显示不友好、加大设计者的工作量及布局不灵活;即:在多设备进行投屏时,若用户需要重点突出某个投屏设备画面与其他设备画面内容进行对比,此时仅显示当前重点画面明显是一种不合适的情况,这样用户需要从“全屏”和“还原”状态不断切换,不断进行对比,导致画面显示情况不友好;而对于固定布局而言,首先,只能固定画面尺寸为重点显示画面,而无法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导致整个布局比较死板,不够灵活;其次,设计者需要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数量的重点画面显示区域,如此,设计者的工作量无形中就慢慢变大且繁琐;最后,该固定布局的重点画面区域一般无法进行伸缩变换,也导致它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画面拉伸布局调整方法及装置,实现在多画面显示中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画面展示方式,同时用户能对不同显示画面进行伸缩操作,增加了显示画面布局的新鲜度,同时减少了显示画面的适配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画面拉伸布局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户进行设备上的显示画面的拉伸操作时,获得用户选取的拉伸显示画面;
将所述拉伸显示画面从第一存储空间中备份到第二存储空间中,并对所述拉伸显示画面的宽和高进行记录;
基于所述拉伸显示画面的宽和高在所述设备上进行显示画面的重新布局处理,形成重新布局显示画面;
对所述重新布局显示画面进行画面比例成型修正处理,并在画面比例成型修正处理后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在用户进行设备上的显示画面的拉伸操作之前,还包括:
基于设备的基本布局显示策略对当前显示的显示画面进行显示布局处理,形成初始布局显示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6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