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粉末制备用双熔炼炉对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5611.2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5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B33Y40/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市昌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3 | 代理人: | 周渭铭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粉末 制备 熔炼炉 对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粉末制备用双熔炼炉对接装置,包括:外炉,设置在所述外炉内的第一熔炼炉,设置在所述第一熔炼炉上的封闭部,设置在所述外炉顶端的泄压孔,本发明通过泄压管作为受驱动力的媒介,连接部通过气缸的下驱动作用力而推动泄压管下降,泄压管下降带动封闭部下降使第一熔炼炉的封闭状态解除而适时通液至第二熔炼炉和管道部,让溶液的倾倒工作方便,克服了外炉内多个零件组成复杂结构的局限性,为粉末吹扫呈粉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且连接部可通过气缸的下驱动作用力与泄压管对接,使外炉内的压力可通过泄压管和连接部排向管道部,让排压气体作为吹扫动力源对金属溶液进行吹扫出粉工作,节约了金属制备工作中的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末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属粉末制备用双熔炼炉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在金属3D打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自主研发金属粉末,金属粉末在制备阶段,需要将钢棒切断投入熔炼炉,待钢棒熔炼成液体后,将液体通过一个熔炼炉投入另一个熔炼炉,在此过程中通过吹扫工作让液体成粗培金属粉末。
加热炉内具有高温,普通材质无法耐受此高温,让双熔炼炉的对接工作缺乏驱动作用力而尤为艰难,一个熔炼炉的液体不能够快捷倒入另一个熔炼炉;且加热炉的排压工作会排出的有热量的气体,其气体不能作为吹扫工作的源动力,让其工作制粉工作的流程不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金属粉末的制备过程的熔炼炉对接困难和吹扫出粉工作不节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金属粉末制备用双熔炼炉对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粉末制备用双熔炼炉对接装置,包括:外炉,设置在所述外炉内的第一熔炼炉,设置在所述第一熔炼炉上的封闭部,设置在所述外炉顶端的泄压孔,穿插所述泄压孔并连接所述封闭部的泄压管,设置在所述熔炼炉外壁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外炉(1)外壁适于驱动所述连接部的气缸,设置在所述外炉内的第二熔炼炉以及贯穿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熔炼炉和所述外炉的管道部;所述连接部能够抵触所述泄压管,且所述连接部下半段穿插在所述管道部内,其中;驱动所述气缸下降,所述连接部能够下推所述泄压管,所述泄压管能够带动所述封闭部下降,以使所述第一熔炼炉卸料至所述第二熔炼炉后再卸料至所述管道部;驱动所述气缸下降,所述连接部能够拼接所述泄压管,所述泄压管适于通过所述连接部泄压至所述管道部,以使所述管道部吹扫出粉。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的固定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和所述连接管上的两个推板;其中一个所述推板能够上抵所述泄压管,其中;驱动所述气缸下降,所述连接管能够带动两个所述推板下降,以使其中一个所述推板推动所述泄压管下降;驱动所述气缸下降,所述连接管能够拼接所述泄压管,以使气压通过所述连接管导出。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管包括第一横管以及垂直连接第一横管上的第一竖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二横管以及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横管的第二竖管,所述第二竖管下端穿插在所述管道部内;所述第一横管内外径与所述第二横管内外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为弧形,且所述推板内径与所述第一横管相等,其中;所述推板适于贴合所述第一横管。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熔炼炉两侧的两个通液孔,适于封闭两个所述通液孔的两个封盖,连接在两个所述封盖上的两个竖杆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杆之间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设置在所述泄压管上,其中;其中一个所述推板推动所述泄压管下降时,所述弧形杆能够带动两个所述竖杆下降,两个所述竖杆能够带动两个所述封盖下脱离两个所述通液孔,以使两个所述通液孔通液依次通液至所述第二熔炼炉和所述管道部。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熔炼炉与所述外炉之间的间隙,设置在所述间隙中的圆环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环上的两组限位孔;两个所述竖杆穿插在两组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熔炼炉上半段为斗形,且所述第二熔炼炉下半段为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5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