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5216.4 | 申请日: | 202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1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熊朝辉;杨承东;黎明;凌力;习博;张伟;石先明;胡祖翰;魏重丽;曹进;周杰;全良臣;范巍;黎江;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0 | 分类号: | G07C9/20;G07C9/37;G07B11/00;G06V40/16;G01V9/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地址: | 43006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站厅层 分级 通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方法及系统,属于地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行模块,所述第一通行模块包括行李检测组件、测温组件、第一进站票检组件和第一出站票检组件,至少一个第二通行模块,所述第二通行模块包括测温、票检和安检一体化组件、第二出站票检组件,所述测温、票检和安检一体化组件用于对乘客的体温、安全信息、防疫信息和乘票信息一次性核验。本申请通过将乘客人脸信息与乘客防疫码信息、账户信息联动,利用测温、票检和安检一体化组件实现乘客的防疫码信息、体温信息、安全情况、乘票信息进行一次性检测,大大提高了乘客入站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目前大中型城市居民的主要公共出行方式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在非付费区进出站流线上分别设置了购票、检票和安检等服务设施,乘客进站乘车需要依次进行安检和票检两级核验,这种传统安检、票检的模式存在进站安检、票检流程繁琐、效率不高、进站客流瓶颈效应明显等弊端。
同时,随着目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需求,需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加入对旅客防疫码、行程码以及核酸检测信息等的检验,这些工作目前都是人工在进行,如果人工检验出现漏检或存在刻意隐瞒行程的乘客,在人流高峰时期,容易出现漏检和错检情况,出现疫情扩散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进站检测效率低且无法完成健康信息自动核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方法,其中所述站厅层通行区域包括第一通行区域、第二通行区域和第三通行区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进入站厅层的乘客信息并进行分级,其中分级包括区分人脸实名制注册用户信息与非人脸实名制注册用户信息;
S2:获取所述人脸实名制注册用户信息并进行二次分级,其中二次分级包括对人脸实名制注册用户区分为大包行李乘客信息与小包或无包乘客信息;
S3:获取所述人脸实名制注册用户中的小包或无包乘客信息,对其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以用于将其引导至第二通行模块或第三通行模块处进行入站检测;获取所述非人脸实名制注册用户与大包行李乘客,并对其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以用于引导至第一通行模块处进行入站检测;
S4:获取入站检测数据,根据该检测数据输出控制信息,以控制乘客进入相应乘车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通行区域具有防疫码核验组件、行李检测组件、测温组件、第一进站票检组件和第一出站票检组件;所述第二通行区域具有测温、票检和安检一体化组件和第二出站票检组件;所述第三通行区域具有测温和安检一体化组件、第二进站票检组件和第三出站票检组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站厅层进站口处设有图像采集设备,S3中引导信息获取方式为:
图像采集设备对进入站厅层乘客进行识别,并获取乘客行李信息,将携带大包乘客信息处理后划分为第二引导信息;
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小包或无包乘客人脸信息,将小包或无包乘客人脸信息与人脸实名注册信息比对,将已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将非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站厅层进站口处设有图像采集设备,S3中引导信息获取方式为:
图像采集设备获取乘客人脸信息,将乘客人脸信息与人脸实名注册信息比对,将非人脸实名注册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
图像采集设备获取人脸实名注册乘客行李信息并对行李信息进行识别,将携带大包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二引导信息,将携带小包或无包乘客信息处理后获得第一引导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5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