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雾化降尘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5205.6 | 申请日: | 202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航;石贤捷;张树同;马国智;张宪东;刘龙;赵旭;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航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5B15/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32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雾化 降尘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雾化降尘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火电厂雾化降尘装置,包括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有防堵塞组件、转动密封组件和转动动力组件;所述防堵塞组件的一端外侧设置有转动密封组件,所述防堵塞组件的一端内侧设置有能使转动密封组件转动的转动动力组件,通过设置的喷雾机构中的防堵塞组件,可以防止雾化喷头发生堵塞,通过设置的转动动力组件,可以使转动动力组件为转动密封组件中的转动外壳旋转提供动力,通过设置的转动外壳转动可以带动传动组件工作,传动组件会带动输送组件工作,使输送组件可以将雾化的水雾输送至更远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雾化降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雾化降尘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现有的火电厂雾化降尘普遍采用喷淋管和雾化喷头构成的降尘装置,传统的雾化喷头在长期的使用后,会导致雾化喷头被水垢堵塞,导致雾化效果不好,同时,通过传统的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即使增加了水的压力,雾化的水雾也不能喷的更远,在面积较大的火电厂内使用,传统的雾化喷头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雾化降尘装置及其方法,通过设置的喷雾机构中的防堵塞组件,具有防止雾化喷头发生堵塞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厂雾化降尘装置,包括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有防堵塞组件、转动密封组件和转动动力组件;
所述防堵塞组件的一端外侧设置有转动密封组件,所述防堵塞组件的一端内侧设置有能使转动密封组件转动的转动动力组件。
作为本发明一种火电厂雾化降尘装置优选的,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有空心壳体、连接板、第一硬质管、压缩弹簧、滑动密封件、雾化喷头、第一连接杆和清理头,所述空心壳体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硬质管,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滑动密封件,且所述滑动密封件的一端外端面与所述空心壳体的一端内侧滑动密封,所述滑动密封件的一端内侧与所述第一硬质管的顶端外端面滑动密封,所述空心壳体的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外侧与所述滑动密封件的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清理头,且所述清理头的一端外侧与所述雾化喷头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火电厂雾化降尘装置优选的,所述转动密封组件包括有转动外壳、第一防水轴承、第一密封圈、第二防水轴承、第二密封圈和条形板,所述转动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防水轴承,所述第一防水轴承的一端内壁面与所述空心壳体的顶端外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外壳的底端内侧安装有所述第一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外侧与所述空心壳体的一端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防水轴承,且所述第二防水轴承的一端内壁面与所述雾化喷头的顶端外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外壳的顶端内侧卡合安装有所述第二密封圈,且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另一端外侧与所述雾化喷头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外壳的一端内侧固定设置有所述条形板。
作为本发明一种火电厂雾化降尘装置优选的,所述转动动力组件包括有第二硬质管、回水斜口、进水通道口、出水斜口和常闭电磁水阀,所述第二硬质管的一端外侧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壳体、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内侧,所述第二硬质管的一端外端面与所述滑动密封件的一端内侧滑动密封,所述第二硬质管的顶端外侧与所述雾化喷头的一端内侧固定连通,所述回水斜口开设在所述雾化喷头的一端内侧,且所述回水斜口的一端通过所述雾化喷头内侧开设的通槽与所述第一硬质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水通道口开设在所述雾化喷头的一端内侧,所述出水斜口开设在所述雾化喷头远离所述回水斜口的一端内侧,且所述出水斜口的一端通过所述雾化喷头内侧开设的另一个通槽与所述进水通道口连通,所述第二硬质管的底端外侧固定连通有所述常闭电磁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航,未经刘建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5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