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间增强现实的实物交互象棋装置及交互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523204.8 申请日: 2022-05-13
公开(公告)号: CN114840088A 公开(公告)日: 2022-08-02
发明(设计)人: 袁庆曙;杨琦浩;安丽娜;陈柯明;朱璐筱;韩晓彤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G06F3/01 分类号: G06F3/01;G06T3/00;G06T7/80;G06T19/00;A63F3/02;A63F3/00
代理公司: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代理人: 杨舟涛
地址: 311121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空间 增强 现实 实物 交互 象棋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增强现实的实物交互象棋装置及交互方法,装置包括:投影仪,工业相机,计算机,红外滤镜,红外灯,实物交互对象,半透明投影桌,镜面。本发明运行在空间增强现实平台,玩家使用实物棋子进行对弈,过程中会有虚拟动效动态叠加,相较于纯虚拟的传统PC游戏,更具沉浸感、真实性;玩家使用实物棋子就能完成游戏中所有的交互操作,无需佩戴设备,没有交互负载,交互通道与呈现通道完全一致,交互方式自然、高效,符合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增强现实领域以及实物交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空间增强现实的实物交互象棋装置及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象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然而,作为国粹的中国象棋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承载着悠久汉文化发展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与传承。因此,我们利用空间增强现实技术,制作一款虚实融合、寓教于乐的象棋交互装置,为玩家带来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游戏体验,提升对弈乐趣,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市面上的象棋交互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第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玩家直接使用实际的象棋交互,由两人进行下棋对弈,需要红、黑两方玩家都必须掌握象棋的下棋棋法和规则。第二种是数字化的电脑象棋游戏,玩家可以选择和电脑进行人机博弈,也可以连网和其他玩家进行双人博弈,玩家通过鼠标点击显示屏上的象棋棋子来拾取棋子,通过再次点击棋盘来实现落子的效果,并且计算机会计算判断玩家此次下棋操作是否符合象棋博弈的规则,然后给出下棋的响应或不合法响应。

现有的象棋交互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日常生活中象棋交互中下棋需要由两个人完成博弈操作,下棋双方都需要掌握象棋的下棋棋法和规则,并且除了可以拾取棋子和放置棋子之外,没有其他的交互通道反馈,形式较为单一,交互体检差。在数字化的电脑象棋游戏交互中,玩家对象棋的交互操作都是纯虚拟的,只是通过鼠标的移动和点击来实现操作,缺失了下棋博弈中的拾取棋子和放置棋子的手感交互体验,交互输入和视觉输出在空间上不一致。

因此现有象棋交互需要一种提升交互的自然性和体验性的装置,在保留原始实物棋子交互的同时又能体验到基于现实超越现实的虚实融合体验。我们发明了一种基于空间增强现实的实物交互象棋装置,希望通过这款象棋交互装置来提升象棋的交互方式,同时基于我们的调查研究,目前的市面上并没有类似象棋产品装置。

空间增强现实是增强现实的三大形式之一,它利用投影等方式在物理空间中增强显示虚拟内容。在空间增强现实系统中,用户可以在物理空间与虚拟内容交互,具有良好的环境感知、空间感知与协同感知,交互任务执行过程中认知负荷低。实物交互技术是把数字信息连接到日常物理对象或环境中,以增强物理世界,使数字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用户的双手进行操纵。

然而将上述技术应用于象棋交互领域并不能达到非常完美的效果,且在投影增强显示和移动实物棋子时均会影响计算机标签识别的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增强现实的实物交互象棋装置,该装置支持实物象棋交互和虚实融合的空间增强投影现实。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个基于空间增强现实的实物交互象棋装置,所述交互装置包括:投影仪,工业相机,计算机,红外滤镜,红外灯,实物交互对象,半透明投影桌,镜面。

所述投影仪用于投射投影图像,投影仪投射的投影画面通过投影桌底部的镜面反射到半透明投影桌上;

所述工业相机用于实时捕获投影桌面上所有棋子的标签信息和位置信息图像,工业相机通过镜面反射从半透明的玻璃投影桌面底部拍摄图像,将获得图像传输给计算机;

所述计算机用于构建虚拟棋盘和交互界面,创建虚拟坐标系,基于工业相机的图像信息检测获取到投影桌面上所有的实物棋子信息,经过坐标变换后变成虚拟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通过改变虚拟对象模型,进行所述投影交互效果图像的生成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3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