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雾化给药呼吸训练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22042.6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0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梅;江亮;胡锡江;傅英敏;王天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恒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8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73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呼吸 训练 | ||
1.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用通气管,包括中空通气的管体,管体上设有导压孔(6);其特征在于, 管体由进气管(1)和出气管(2)活动连接构成,进气管(1)的前部是气入口部(18),进气管(1)的后部是连接部(19),进气管(1)的连接部(19)和出气管(2)前部套接;管体的气入口部(18)上设有与管体连为一体的雾化给药管(17);气入口部(18)内分为互相独立的雾化吸气通道(33)和训练呼气通道(34),雾化给药管与雾化吸气通道(33)连通;训练呼气通道(34)的前端是进气口,出气管(2)的后端是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贯通;管体上进气管和出气管(2)重叠套接处设置储水机构;
储水机构包括管体上的导压内孔(3)、导压通道(4)和储水池(5),气流沿进气口(1a)、导压内孔(3)、导压通道(4)、储水池(5)和导压孔(6)依次流通;训练吸气通道内设有控制吸气通道开关的单向阀机构;出气管的后端上设有旋转叶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气入口部(18)的前端连接有吹嘴接头(35);雾化吸气通道(33)处于训练呼气通道(34)的上方;雾化给药管(17)顶部是雾化入口,雾化给药管(17)底部与雾化吸气通道(33)连通; 单向阀机构包括固定支架(30)及活动安装在其上的柔性活动片(31),固定支架(30)固定在吸气通道内;进气管(1)和出气管(2)通过限位机构(9)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套接处设有密封圈(7),密封圈至少是平行设置的两组,导压内孔(3)、导压通道(4)、储水池(5)和导压孔(6)的位置均处于两组密封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出气管(2)前部内侧壁套在进气管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进气管连接部上设有环形槽(12),环形槽(12)与出气管内侧壁组成导压通道(4);导压内孔(3)设置在进气管连接部上,导压内孔(3)与环形槽(12)连通;纵向上,导压内孔(3)位置处于进气管连接部的上部;纵向上,进气管连接部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13),凹槽(13)与环形槽(12)连通,凹槽(13)与出气管底部的内侧壁面组成储水池(5);纵向上,导压孔(6)处于出气管(2)的下部,导压孔(6)位置对应储水池(5)的上部,且导压孔(6)与环形槽(12)不处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进气管(1)连接部内侧壁套在出气管(2)前部的外侧壁上;出气管(2)前部上设有环形槽(12),环形槽(12)与进气管内侧壁组成导压通道(4);导压内孔(3)设置在出气管上,导压内孔(3)与环形槽(12)连通;纵向上,导压内孔(3)位置处于出气管的上部;纵向上,出气管(2)底部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13),凹槽(13)与环形槽(12)连通,凹槽(13)与进气管底部的内侧壁组成储水池;纵向上,导压孔处于进气管(1)的下部,导压孔位置对应储水池的上部,且导压孔与环形槽不处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雾化给药呼吸训练用通气管,其特征在于,雾化给药管(17)与管体倾斜设置,雾化给药管(17)与管体之间的夹角是12-20°;导压内孔(3)是多个,高度方向上导压内孔(3)位置接近进气管连接部的顶部,且横向上导压内孔(3)与雾化给药管(17)不处于同一直线上;导压孔(6)位置对应储水池的顶部;横向上,导压孔(6)与导压通道(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导压内孔(3)的孔径;凹槽(13)的横向长度大于环形槽(12)的横向长度,即储水池(5)的横向长度大于导压通道(4)的横向长度;导压内孔的孔径是1.2-1.8mm, 凹槽与出气管底部的内侧壁面组成储水池凹槽的横向长度是12-16mm, 环形槽的横向长度是4-8mm,环形槽内凹深度不低于1.4mm,导压孔与出气管底部之间的高度不小于0.3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20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肿瘤科术后护理用的呕吐物盛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