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7554.3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猛;张大海;和敬涵;梁晨光;倪平浩;刘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10;H02H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闫萍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换流 控制 协同 直流 系统 自适应 方法 | ||
1.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线路发生故障后,送端LCC清除故障电流,受端MMC隔离故障线路;
步骤2,向故障线路注入电压信号;
步骤3,基于步骤2向故障线路注入的电压信号,估算传播至LCC侧的反行波;计算上述估算的反行波与实际反行波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
步骤4,基于步骤3得到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判断故障是否消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送端LCC通过调节触发角清除故障电流,受端MMC通过直流断路器故障线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故障点去游离后,调节触发角;
步骤2-2,向故障电路注入电压信号,调节触发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故障包括单级接地故障和双击短路故障;对于单级接地故障,步骤2-2为向故障级注入电压信号;对于双击短路故障,步骤2-2为可向任意一级注入电压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估算传播至LCC侧的反行波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建立架空路线模型;
步骤3-2,得到步骤3-1所述架空线路一端电压的频域表达;
步骤3-3,得到步骤3-1所述架空线路一端电压的时域表达;
步骤3-4,估算传递至LCC侧的反行波,计算上述估算的反行波与实际反行波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换流器控制协同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4-1,如果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大于0.85,判定故障为瞬时性故障;
步骤4-2,如果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小于等于0.85,则重复步骤2至步骤4,直至PCC大于0.85为止,故障消失;
步骤4-3,如果重启次数高于3次,且PCC小于0.85,则判定故障为永久性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75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