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装切换装置及包括该工装切换装置的工装切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5277.2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9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申晓君;郑博皓;顾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刘江帅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切换 装置 包括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辆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工装切换装置以及包括该工装切换装置的工装切换系统。为解决现有的固定式工装切换装置在对多型号车身进行定位时,需要频繁切换钩销缸,导致节拍损失以及工装切换装置精度损失的问题,本发明的工装切换装置包括风车转盘和框架主体,风车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主体上,框架主体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锁止机构,第一锁止机构与框架主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风车转盘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锁止机构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锁止机构上下移动对风车转盘锁止或解锁。工装切换装置无外接动力进行锁紧,使其能与台车结合一起朝前移动,根据不同的车型风车转盘只需切换一次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工装切换装置及包括该工装切换装置的工装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整车主机厂的车型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的单一车型的焊装线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对焊装线多车型共用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多,焊装车间的多车型柔性化高速生产模式被提上日程,故需要使用各种柔性夹具用以适应不同车型车身的定位需求。
现有技术中,车辆焊装生产线中用于车身定位的工装切换装置是通过沿风车转盘的四周设置多个不同的钩销缸,并通过风车转盘转动切换钩销缸,进而对车身进行定位,但是风车转盘是通过外接动力气源或者电控方式进行定位锁紧的,使得风车转盘只能是在工位上固定设置,不仅占地面积较大、噪音大,而且为了满足高速生产的需求,现有车辆的焊接生产线对不同型号的车身进行焊接加工时,固定式的工装切换装置根据不同车型需要不断频繁地切换钩销缸,进而导致生产节拍损失,造成工装切换装置的精度损失较大,稳定性较低。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工装切换装置来解决现有的固定式工装切换装置在对多型号车身进行定位时,需要频繁切换钩销缸,导致节拍损失以及工装切换装置精度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固定式工装切换装置在对多型号车身进行定位时,需要频繁切换钩销缸,导致节拍损失以及工装切换装置精度损失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装切换装置,包括风车转盘和框架主体,所述风车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框架主体上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锁止机构,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风车转盘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当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上下移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对所述风车转盘锁止或者解锁。
在上述工装切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工装切换装置还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上设置有斜坡连接块,所述传动轴抵接在所述斜坡连接块上,并且在所述传动轴前后移动时能够在所述斜坡连接块上滑动。
在上述工装切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抵接在所述斜坡连接块上。
在上述工装切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工装切换装置还包括气耦合装置,所述气耦合装置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气耦合装置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气耦合装置设置成能够与所述风车转盘上的气管连接。
在上述工装切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包括第一滑块,所述斜坡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框架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轨。
在上述工装切换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主体上还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锁止机构,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位于所述框架主体的后部,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位于所述框架主体的前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上,以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上下移动时能够对所述风车转盘锁止或者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5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