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空气动力学序列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4650.2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2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兴军;罗雨霏;郭鹏;余天明;兰巍;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空气动力学 序列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空气动力学序列优化方法,包括:构建待优化商用车的GTS简化商用车模型,分析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作为优化变量,采集样本,生成样本空间,并建立样本数据集;根据样本数据集,构建自适应组合代理模型,由径向基函数和Kriging模型构成;采用POINTER优化求解器对自适应组合代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值;判断自适应组合代理模型的模型精度是否达标,如果达标,则输出该最优值;如果没有达标,则利用序列优化算法,通过混合加点准则得到新的样本;将新的样本加入样本数据集,重复构建代理模型并求解。该方法可实现对商用车整体造型关键参数进行寻优计算,使商用车的风阻系数达到最小,有效提升了商用车的车辆减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气动力学仿真优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空气动力学序列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活动,占总排放量的73%。其中,发热供电占30%,交通运输占16%,制造业和建筑业占12%。因此,降低商用车能源消耗已成为商用车主要发展方向。
当商用车在高速公路上以80km/h匀速行驶时,气动阻力所导致的燃油消耗占到了总能耗的50%以上,又由于车辆高速行驶、运输里程大等使用特点,运用空气动力学减小商用车气动阻力的意义重大,且节能减排效果非常可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改善商用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可以减少12%的燃料使用。因此,降低商用车气动阻力对降低碳排放量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车辆减阻方式的研究主要针对一些具体的气动附加装置。且传统商用车空气动力学试验过多依赖附加气动装置,整体造型设计过于依赖设计师传统经验所得,进而导致空气动力学试验成本过高,时间线过长,影响经济效益,且难以找到最佳方案。商用车的气动减阻技术正从车身细部造型优化、气动附加装置向卡车整体造型优化的方向发展。
且现有商用车造型优化算法的最优值求解多采用单一智能优化算法,其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例如,遗传算法寻优需要在初始阶段设置大量的关键参数,如果参数设置错误或者不当,整个优化过程便会失败。梯度下山算法则极其依赖初始点,且极易陷入局部最优。
因此,在现有商用车的气动减阻技术的基础上,如何提供一种针对商用车整体造型关键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使其空气动力学风阻系数最小,并且大大节约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并且避免在优化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的商用车空气动力学序列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在取少量样本点的情况下以商用车空气动力学风阻系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实现对商用车整体造型关键参数的寻优计算,可有效节约计算时间,简化计算流程,且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商用车空气动力学序列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构建待优化商用车的GTS简化商用车模型,分析所述GTS简化商用车模型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将所述主要参数作为优化变量;根据所述优化变量采集样本,生成样本空间,并建立样本数据集;
S2、根据所述样本数据集,构建自适应组合代理模型;所述自适应组合代理模型由径向基函数和Kriging模型构成;采用POINTER优化求解器对所述自适应组合代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值;
S3、根据所述最优值,判断所述自适应组合代理模型的模型精度是否达到预设标准,如果达到所述预设标准,则输出所述自适应组合代理模型的最优值,所述最优值即为使所述待优化商用车的风阻系数达到最小值时的最优状态;如果没有达到所述预设标准,则执行步骤S4;
S4、利用序列优化算法,通过混合加点准则得到新的样本;将所述新的样本加入所述样本数据集,重复执行所述步骤S2~步骤S3。
进一步地,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4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