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铜排挤压高效上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4493.5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9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碎勇;郑亦孟;郑松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溪华泰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24;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南昌中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8 | 代理人: | 陈海涛 |
地址: | 33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铜 挤压 高效 上下 装置 | ||
1.一种紫铜排挤压高效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压设备(1),所述挤压设备(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机构(2),所述挤压设备(1)的另一侧设置有下料板(3),所述挤压设备(1)的另一侧设置有位于下料板(3)下方的下料机构(4);
其中,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放置板(201)和安装板(205),所述挤压设备(1)的一侧设置有上料输送带(202),所述上料输送带(202)的顶端设置有水平引导组件(203),所述上料输送带(202)的一侧设置有校准组件(204),所述安装板(2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06),所述电机(20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移动龙门架(207),所述移动龙门架(207)的底端设置只有吸附组件(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排挤压高效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4)包括设置于下料板(3)下方的下料输送带(401),所述下料输送带(401)的顶端设置有下料拨动组件(402),所述下料输送带(401)的另一侧设置有引导框(403),所述引导框(4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框(404),所述下料框(404)的顶端设置有均匀下料组件(405),所述下料框(404)的底端设置有收集组件(4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排挤压高效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208)的包括设置于移动龙门架(207)底端的第二条形板(2081),所述第二条形板(208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三弹簧(2082),所述第三弹簧(208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条形板(2083),所述第二条形板(208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吸附柱(2084),所述吸附柱(2084)的底端贯穿出第三条形板(2083)并设置有气动吸盘(20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排挤压高效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引导组件(203)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料输送带(202)顶端的框架(2031),所述框架(203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簧(2032),所述第一弹簧(20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板(2033),所述第一引导板(20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20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铜排挤压高效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组件(204)包括固定安装于上料输送带(202)一侧的第一条形板(2041),所述第一条形板(204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竖板(2042),所述竖板(20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弹簧(2043),所述第二弹簧(20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校准板(2044),所述校准板(20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弹簧(2043)内部的圆杆(2045),所述圆杆(2045)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二弹簧(2043)和竖板(2042)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4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铜排挤压高效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拨动组件(402)包括固定安装于下料输送带(401)顶端的第一安装架(4021),所述第一安装架(402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辊(4022),所述下料输送带(40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4024),所述转动辊(4022)的表面设置有环形分布的伸缩结构(4023),所述转动辊(4022)的一端和下料输送带(40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025),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4025)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同步皮带(40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紫铜排挤压高效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4023)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辊(4022)表面的安装框(40231),所述安装框(402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40232),所述第四弹簧(402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板(40233),所述拨动板(40233)的另一侧贯穿出安装框(40231)并与挡板(4024)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溪华泰铜业有限公司,未经贵溪华泰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44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相变砖蓄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