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渗透功能的纸包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3307.6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达兴宸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3;H01B7/288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渗透 功能 纸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渗透功能的纸包线,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可以实现通过在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之间缠绕感知绕组的方式,配合隔离柱对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进行隔离,即使外纸包层出现水分渗透现象时,也不易直接影响到内侧的内纸包层,同时感知绕组上的导水嵌条可以及时的吸收渗透水并触发溶解动作,从而在隔离柱的磁吸作用下主动吸附感知绕组内侧的吸水粒从导水嵌条的溶解处释放至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之间,一方面对水分进行吸收,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隔离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与现有的纸包线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在初始状态下减少水分渗透,同时可以面对水分渗透及时的作出反馈来阻止,有效提高纸包线的水分渗透阻止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防渗透功能的纸包线。
背景技术
目前,纸包线是无氧铜杆经一定规格的模具挤压或拉拔后的导线,由特定的绝缘材料绕包而成的绕组线。组合导线是由若干根绕组线或铜、铝导线按规定要求排列,由特定的绝缘材料绕包而成的绕组线,主要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其他电气装置的绕组。
当纸包线处于潮湿的环境存储或者纸包线存储的环境变潮湿时,绝缘纸张就容易受潮,导致水分向内部渗透,从而影响线路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渗透功能的纸包线,可以实现通过在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之间缠绕感知绕组的方式,配合隔离柱对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进行隔离,即使外纸包层出现水分渗透现象时,也不易直接影响到内侧的内纸包层,同时感知绕组上的导水嵌条可以及时的吸收渗透水并触发溶解动作,从而在隔离柱的磁吸作用下主动吸附感知绕组内侧的吸水粒从导水嵌条的溶解处释放至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之间,一方面对水分进行吸收,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隔离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最大程度上减弱渗透水带来的影响,与现有的纸包线相比,本发明不仅可以在初始状态下减少水分渗透,同时可以面对水分渗透及时的作出反馈来阻止,有效提高纸包线的水分渗透阻止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渗透功能的纸包线,包括铜芯,所述铜芯外端缠绕包覆有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且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之间保留有间隙,所述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之间缠绕有感知绕组,所述内纸包层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隔离柱,所述感知绕组侧面对称开设有多条均匀分布的水溶孔,所述水溶孔内镶嵌连接有导水嵌条,所述感知绕组为中空结构,且感知绕组内填充有多个吸水粒。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嵌条包括水溶条、导水纤维杆以及磁端头,所述水溶条镶嵌连接于水溶孔内,所述导水纤维杆一端镶嵌连接于水溶条内,另一端延伸至水溶孔外侧,所述磁端头连接于导水纤维杆远离水溶条的一端,通过隔离柱对磁端头的吸附作用,可以使得导水纤维杆与隔离柱进行展开接触,提高导水纤维杆的覆盖范围,可以在发生水分渗透现象时及时感知到,并吸收水分分别输送至隔离柱和水溶条处,水溶条在发生溶解后感知绕组内侧的吸水粒可以在隔离柱的磁吸作用下主动移出至外界,从而对水分进行进一步的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条采用水溶性材料制成,所述导水纤维杆为吸水性材料制成,且端头呈缠绕状包覆于磁端头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柱包括一对外挡片、吸水胀套以及磁吸柱,所述吸水胀套固定连接于一对外挡片之间,且磁吸柱镶嵌连接于吸水胀套内部,外挡片起到隔离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的作用,在吸水胀套吸收到水分之后会发生膨胀动作,进而顶起此处的外纸包层,进一步扩大内纸包层和外纸包层之间的距离,并且在视觉上形成鼓包动作来进行预警,磁吸柱起到对导水嵌条和吸水粒的磁吸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外挡片采用硬质防水材料制成,所述吸水胀套采用吸水膨胀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达兴宸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达兴宸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3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