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控制缓冲差动换向阀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2167.0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9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商晓恒;陈磊;任路遥;余旋;林小波;肖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2;F15B13/04;F15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冯宁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控制 缓冲 差动 换向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控制缓冲差动换向阀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液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与油缸单向平衡阀相连的差动换向阀,通过与差动换向阀芯调速槽且与差动换向阀芯高压口连通的负载补偿阀,通过与差动换向阀芯相连的差动单向阀、旁通阻尼孔、以及通过与差动换向阀相连的外控泄压阀;本发明中差动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与外控泄压阀的控制油口相连,差动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与外控泄压阀的压力油口相连;进而通过差动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的压力控制外控泄压阀的启闭,差动单向阀的旁通阻尼孔为不同工作模式切换提供缓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控制缓冲差动换向阀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车起重机作为臂架类快速吊装作业装置,伸臂带载伸出是其作业的关键需求。随车起重机伸臂机构一般由伸缩油缸驱动,伸缩油缸的速度控制与带载能力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关键。在伸臂轻载伸出时,需要快速伸出提升作业效率,在伸臂重载伸出时,需要提升带载能力同时限制伸出速度以保护伸臂同步伸缩拉索机构。
传统方法一般使用电子油门提升发动机转速从而提升泵转速来提升泵输出流量,泵输出流量的提升继而通过换向阀提升伸缩油缸无杆腔的输入流量来提升伸缩油缸伸出速度。
CN 102889257A提供了一种带差动功能的滑阀式液压阀,主要通过差动换向阀芯上的油槽来实现换向阀油缸伸出工作位时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连通,继而实现油缸差动伸出。
通过使用提升泵输出流量的方法实现油缸提速需要更大流量规格的液压系统相关管路附件和控制阀与之匹配,会增加制造成本,同时会导致发动机油耗增加,增加持续使用成本。
CN 102889257A通过差动换向阀芯上的油槽来实现油缸差动的方法,伸缩油缸最大带载能力限制为活塞杆面积乘以有效工作压力,油缸差动模式相较于普通伸出模式的无杆腔面积乘以有效工作压力的带载能力差很多。差动换向阀芯油槽通油压力损失大,降低了伸臂油缸的有效工作压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控制缓冲差动换向阀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通过无杆腔伸出压力来控制泄压阀的启闭继而实现油缸差动模式与带载能力更强的普通模式的切换。通过差动单向阀来实现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连通继而实现油缸差动模式工作,通过旁通阻尼孔来控制油缸差动起动时有杆腔无压力导致的起动冲击和油缸工作模式的切换冲击。
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控制缓冲差动换向阀包括:
设有调速槽的差动换向阀芯,设于调速槽另一端且与差动换向阀芯压力油口连通的负载补偿阀,通过油道与负载补偿阀、差动换向阀芯相连的差动单向阀、旁通阻尼孔,以及通过油道与差动换向阀相连的外控泄压阀;
其中,差动换向阀通过管路与单向平衡阀相连,所述单向平衡阀包括:通过管路与油缸相连的单向平衡阀第一油缸工作油口和第二油缸工作油口,以及通过管路与差动换向阀相连的单向平衡阀第一阀工作油口、单向平衡阀第二阀工作油口;
所述差动换向阀还包括:与差动换向阀芯调速槽连通的差动换向阀进油口,通过管路与单向平衡阀第一阀工作油口相连的差动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通过管路与单向平衡阀第二阀工作油口相连的差动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以及通过油道与差动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差动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相连的差动换向阀回油口;
所述差动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通过油道与差动单向阀进油口,以及旁通阻尼孔的另一端连通;
所述外控泄压阀包括:外控泄压阀控制油口和外控泄压阀压力油口;
所述差动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与外控泄压阀的控制油口相连,差动换向阀第二工作油口与外控泄压阀的压力油口相连;进而通过差动换向阀第一工作油口压力控制外控泄压阀的启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2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液相反应的反应系统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透气抗菌型乳胶枕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