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09715.4 | 申请日: | 202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2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刚;王洋;冯一凡;吴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德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20/20;A23K20/28;A23K20/163;C05G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舒欣 |
| 地址: | 421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水产 动物 体内 蓄积 多功能 饲料添加剂 及其 应用 | ||
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该多功能饲料添加剂由以下原料制成:稀土壳糖胺螯合盐、纳米硒、蛋氨酸锌、氨基酸螯合钙和载体沸石粉。本发明还包括该饲料添加剂在饲料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饲料添加剂能减少镉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蓄积,有效降低水产养殖动物体内的镉离子浓度;同时兼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提高水产动物产量,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量,兼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工农业的发展,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其中水体中的重金属超标问题是尤为明显。重金属的危害很大,如镉,属于剧毒物质,对人体各系统、脏器都有毒性作用。若人体长期食用遭到镉污染的食品,会使体内积聚过量的镉,导致肾小球功能被损坏,造成体内蛋白质从尿中流失,久而久之形成软骨症和自发性骨折。另外,镉还可能会使人类的染色体发生畸变。
鱼类和贝类可以从水体中蓄积镉,甲壳类、腹足类、头足类等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容易积聚高水平的镉。由于水生生物对镉的富集能力极强,镉已成为影响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各级渔业行业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水产品质量,主要针对渔药、饲料等投入品,怎样促进重金属在动物体内被代谢出去的问题,迄今为止,仍未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有效降低水产养殖动物体内镉浓度,同时兼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由以下原料制成:稀土壳糖胺螯合盐、纳米硒、蛋氨酸锌、氨基酸螯合钙和载体沸石粉。
进一步,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稀土壳糖胺螯合盐10-20%、纳米硒5-15%、蛋氨酸锌15-25%和氨基酸螯合钙15-25%,其余为载体沸石粉。
进一步,所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稀土壳糖胺螯合盐13-17%、纳米硒7-9%、蛋氨酸锌18-22%,氨基酸螯合钙18-20%,其余为载体沸石粉。
进一步,所述稀土指稀土元素铈和/或镧。
一种所述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上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的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为:将所述的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多功能饲料添加剂按照0.8-1.0kg/吨的比例添加到全价配合饲料中进行使用,或者将所述的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多功能饲料添加剂直接按300-500g/每亩水体进行泼洒。
进一步,将所述的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的多功能饲料添加剂直接按300-500g/每亩水体进行泼洒前,用紫外线照射所述的减少水产动物体内镉蓄积多功能饲料添加剂30-60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金属硫蛋白(MT)是自然状态下机体内能螯合重金属的蛋白质,且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质,MT的巯基基团(-SH)能强烈螯合重金属离子;研究表明,MT基因表达受日粮锌的调控,蛋氨酸锌的消化吸收率远高于普通硫酸锌等无机锌盐,可以有效促进MT的合成,螯合重金属;
(2)稀土元素与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呈剂量反应依赖关系,钙调素是种多功能蛋白,直接调控的靶酶达多种,在细胞增殖、运动、转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稀土壳糖胺螯合盐能减缓镉对动物体的毒害作用,并且能补偿镉导致的钙离子的流失,对镉污染下的水产动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改善水产动物生产性能;
(3)纳米硒由于其纳米级粒径,能够直接进入水产动物体内,激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德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德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9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