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509703.1 | 申请日: | 202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2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韦兴安;何斌;何立军;何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庭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吴云 |
| 地址: | 5522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化 鲟鱼 养殖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鱼池本体,所述鱼池本体包括养殖箱、池体机构和支撑柱,所述池体机构至少包括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且所述池体机构设置于所述养殖箱内,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第一池体在所述第二池体上的正向投影小于所述第二池体在所述第三池体上的正向投影;
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喷管和泵体,所述喷管包括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支撑柱流体连通,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挡水盖,所述挡水盖通过滑动杆在所述喷管内做往复直线运动;
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一池体中;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二池体中;当所述挡水盖运动到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喷管中的流体能够喷入到所述第三池体中;
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且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的半径依次增大;所述养殖箱包括罩体和防冲层,所述罩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罩体和所述防冲层围合形成容置腔室,所述池体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防冲层为具有网孔的层状结构,且所述防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的顶端,所述防冲层在水平面的投影完全覆盖于所述第三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盖包括挡水部和斜面部,所述挡水部和所述斜面部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且所述斜面部的大径端和所述挡水部相互连接,所述斜面部的小径端和所述滑动杆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为圆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机构还包括若干支撑梁,若干所述支撑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和所述第二池体之间、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池体和地面之间,且若干所述支撑梁均沿其所在平面周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均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相互配合围合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槽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空心柱体结构,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分别与所述支撑柱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可选择地开闭,以用于排出流体。
7.一种立体化鲟鱼养殖池的养殖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化鲟鱼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准备:在第一池体、第二池体和第三池体中分别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后,换清水浸泡,其中所述换清水浸泡的次数为至少两次;
鱼苗消毒:采用盐水或石灰水对鱼苗进行浸泡,清洗后放入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中放养;
饲料投喂:放养三天后,按照鲟鱼体重5%-7%投喂饲料;
水质管理:采用喷洒组件,调整挡水盖的运动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池体、所述第二池体和所述第三池体中均能够得到清水补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庭,未经何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97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