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材焊接防变形装置及板材焊接防变形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04178.4 | 申请日: | 202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刚;白晓良;杨应松;莫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1/00 | 分类号: | B23K31/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肖惠 |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汉市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焊接 变形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材焊接防变形装置及板材焊接防变形方法,其长方形托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同步自动升降机构;长方形托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水循环托槽,U形水循环托槽中部内腔中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保护气体填充管;过滤网的上方沿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保护气体密封垫、衬垫以及第二保护气体密封垫;长方形托板上间隔地设置有两排压力传感器,两排压力传感器分别抵接于U形水循环托槽的相对两外侧壁;U形水循环托槽沿宽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两排可沿宽度方向移动的弹簧卡,且两排弹簧卡分别抵接于衬垫的相对两个外侧壁。该装置能够提高待加工板材的保护效果,且能确保焊缝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焊接防变形装置及板材焊接防变形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现场或钢制品加工车间经常有大量不同厚度不同材料的板材进行焊接,为了节省吊车台班和来回翻面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而大量使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工艺,同时就出现夹持装置高温变形、预留间隙大或衬垫贴合不牢焊漏、背面焊缝成型过高、带来夹渣气孔等焊接缺陷,同时用磁导夹具夹持又存在焊接磁偏吹不能保证焊接质量的问题;此外,由于场地和吊具的限制无法满足待加工的板材预变形的准确角度而导致焊接变形,也会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繁琐工序,整体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板材焊接防变形装置及板材焊接防变形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板材焊接由于变形而导致焊接质量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板材焊接防变形装置,包括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上开设有贯穿顶底的矩形通孔,所述矩形通孔内设置有可升降的长方形托板;所述长方形托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同步自动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长方形托板在所述矩形通孔内升降;所述长方形托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水循环托槽,所述U形水循环托槽中部的密封内腔中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保护气体填充管,所述保护气体填充管的两侧壁上间隔均匀地分布有多个分流小孔,且所述保护气体填充管的上方铺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处于所述U形水循环托槽的弧形口内,且沿所述U形水循环托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过滤网的上方沿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保护气体密封垫、衬垫以及第二保护气体密封垫;所述长方形托板上间隔地设置有两排压力传感器,两排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抵接于所述U形水循环托槽的相对两外侧壁,用于检测所述衬垫的贴合力;所述U形水循环托槽沿宽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两排可沿宽度方向移动的弹簧卡,且两排所述弹簧卡分别抵接于所述衬垫的相对两个外侧壁,用于对所述衬垫进行限位。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U形水循环托槽包括第一侧端盖板、U形槽、分隔板、顶部托板以及第二侧端盖板;所述U形槽沿所述长方形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托板的上表面上,且开口向上;所述分隔板沿所述U形槽的长度方向一体成型地设置于所述U形槽的底板上的中部处,并将所述U形槽分隔为两个密封空腔;所述第一侧端盖板和所述第二侧端盖板分别密封盖设于所述U形槽的两个相对的侧端;所述顶部托板密封盖设于所述U形槽的上表面上,且所述顶部托板的中部沿长度方向的位置上开设有贯穿底部的弧形托槽;所述保护气体填充管安装于所述弧形托槽与所述分隔板之间的间隙中,且一端穿出所述第一侧端盖板。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顶部托板沿宽度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有两排截面呈倒T形的第一T形槽,每排所述第一T形槽均由所述顶部托板的中部延伸至侧壁外;所述第一T形槽内设置有可沿所述顶部托板宽度方向移动的所述弹簧卡,且所述第一T形槽的顶面一边上设置有刻度线,用于对所述弹簧卡的滑动位置进行定位。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衬垫包括铜衬垫、钢衬垫或陶瓷衬垫。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U形水循环托槽的密封内腔分别连接于进水软管的一端、出水软管的一端,所述进水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子阀门连接于循环水箱上,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子阀门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箱上;所述循环水箱上还连接有补充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4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