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肠内营养液恒温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01098.3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1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骆启芬;江为;李晓娟;王健;余梅;潘爱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J1/05;A61J1/14;A61J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付金浩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液 恒温 输送 装置 | ||
1.一种肠内营养液恒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存肠内营养液的营养液上容器(1)和加热肠内营养液的营养液下容器(2),所述营养液上容器(1)与营养液下容器(2)在竖直方向堆叠设置,所述营养液上容器(1)与营养液下容器(2)通过三通组件(3)连通;
所述三通组件(3)与营养液上容器(1)和营养液下容器(2)相连接的接头管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且三通组件(3)的另一接头上连接有送液管道(303),送液管道(303)的另一端连接在输液管道(204)上,所述输液管道(204)连接在营养液下容器(2)底部溶液出口上;
所述送液管道(303)上设置有控制阀四(304),输送管道(204)上设置有控制阀一(205);
三通组件(3)与营养液上容器(1)接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二(301),三通组件(3)与营养液下容器(2)接头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三(302);
所述营养液下容器(2)的底部卡接有加热底座(5),所述加热底座(5)包括用于溶液加热的功率管(509)、温度监测的溶液温度传感器(508)和用于营养液下容器(2)的防干烧温度传感器(505);
所述营养液上容器(1)和营养液下容器(2)的顶部一侧均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排气机构(4);
所述排气机构(4)包括贯穿营养液上容器(1)或营养液下容器(2)的排气通道(401),所述排气通道(40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块(402),环形块(402)的底面上设置有拉簧(403),拉簧(403)的底端与隔膜(405)顶面固定连接,受拉簧(403)的拉力作用,隔膜(405)与排气通道(401)的底部紧贴形成密封;
所述排气通道(401)上设置有导向柱(404),导向柱(404)贯穿环形块(402)并穿过拉簧(403)与隔膜(405)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柱(404)的上端高于排气通道(401)上端面连接有挤压块(406);
肠内营养液恒温输送装置使用时:
S1:将温度适中的肠内营养液预先导入营养液上容器(1),当肠内营养液能够经营养液上容器(1)导入患者时,关闭控制阀三(302)和控制阀一(205),打开控制阀二(301)和控制阀四(304),使肠内营养液经三通组件(3)并通过送液管道(303)传送至输液管道(204),输液管道(204)连接胃管,实现将肠内营养液导入患者体内;
S2:当营养液上容器(1)内的肠内营养液有剩余时,关闭控制阀二(301),将营养液上容器(1)作储存容器使用,实现对肠内营养液的保存;
S3:当营养液上容器(1)内的肠内营养液由于温度储存时间过长,导致温度低时,关闭控制阀一(205)和控制阀四(304),打开控制阀二(301)和控制阀三(302),使营养液上容器(1)内的肠内营养液经三通组件(3)进入营养液下容器(2),通过加热底座(5)控制功率管(509)对营养液下容器(2)内的溶液进行加热,当加热到适合温度时,打开控制阀一(205),使肠内营养液经输液管道(204)传送至胃管,实现将肠内营养液导入患者体内;
S31:同时,同时溶液温度传感器(508)和防干烧温度传感器(505)实时监控加热底座(5)工作状况和营养液下容器(2)内溶液的温度情况;
S4:当营养液上容器(1)与营养液下容器(2)内均储存有肠内营养液时,同时,营养液上容器(1)内的肠内营养液温度低,不适合使用时,通过加热底座(5)对营养液下容器(2)内的肠内营养液进行加热,关闭控制阀一(205)和控制阀四(304),打开控制阀二(301)和控制阀三(302),通过手动晃动肠内营养液恒温输送装置,使营养液上容器(1)与营养液下容器(2)内的肠内营养液进行混合,从而实现营养液上容器(1)与营养液下容器(2)内的肠内营养液进行加热以达到患者所需的喂养温度,再进行患者的导入;
S41:当营养液上容器(1)与营养液下容器(2)内的肠内营养液加热温度过高时,散热慢或者营养液上容器(1)与营养液下容器(2)内气压过高时,能够通过手动按压挤压块(406),使挤压块(406)驱动导向柱(404)向下挤压隔膜(405),以使隔膜(405)与排气通道(401)的排气口打开,实现经排气通道(401)散热;
S42:散热完毕后,松开挤压块(406),隔膜(405)在拉簧(403)的拉力作用下,进行复位,实现排气通道(401)的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10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能装置
- 下一篇:用于梯度功能金属零件的同步送丝送粉激光增材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