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98888.0 | 申请日: | 202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1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迟建伟;王兴元;尹东东;李洁;王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41/04 | 分类号: | F02D41/04;F02D4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丁睿 |
| 地址: | 26100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提出了结合发动机进气中的含氧量来修正喷油量,避免含氧量低的场景下由于燃烧物燃烧不充分导致的烟度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车辆上电后,获取氮氧传感器的露点释放状态和存储的第一修正值;第一修正值为距离本次上电最近的一次驾驶循环中用于修正喷油量的修正值;在氮氧传感器露点释放完成时,启动检测尾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根据启动检测后的预设检测时间内各个时刻的氧气含量确定第二修正值;结合露点释放状态,根据第一修正值和第二修正值对喷油量进行修正,并采用修正后的喷油量完成喷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若进气中的氧气含量低,则会导致燃烧物燃烧不充分,从而造成烟度大等问题。比如,当发动机在高原地区的隧道内工作时,由于人以及工程机械等对隧道内氧气的消耗,使得高原隧道内的氧气含量明显低于外界正常环境中的氧气含量。那么相较于高原隧道场景和正常环境,在进气量不变且同一工况下,喷油量相同,但是高原隧道场景下的氧气含量少,则会导致该场景下喷入发动机的油燃烧不充分,从而出现冒烟严重的问题。
在非道路三阶段,该问题主要反映在冒黑烟,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上。在非道路第四阶段,在对排气进行后处理时,包括通过柴油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降低排气中的颗粒物。已知DPF在工作时,排气中的微粒会存在过滤器中,当过滤器中的微粒数量达到一定值时,需要及时除去沉积的微粒,以保证DPF能够正常工作,这个过程也称为DPF再生。那么冒烟问题会导致DPF频繁再生,影响整车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发动机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结合发动机进气中的含氧量来修正喷油量,避免含氧量低的场景下由于燃烧物燃烧不充分导致的烟度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了一种发动机的烟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ECU,所述方法包括:
在车辆上电后,获取存储的第一修正值以及氮氧传感器的露点释放状态;所述第一修正值为距离本次上电最近的一次驾驶循环中用于修正喷油量的修正值;
在所述氮氧传感器露点释放完成时,启动检测尾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根据启动检测后的预设检测时间内各个时刻的所述氧气含量确定第二修正值;
结合所述露点释放状态,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值和所述第二修正值对喷油量进行修正,并采用修正后的喷油量完成喷油。
在现有技术中,ECU是通过烟度限制MAP、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进气量共同确定喷油量的。在一些场景下,由于进气中的含氧量比较低,那么在进气量不变的情况下,喷入气缸中的油量也是不变的,但是由于氧气含量低会导致喷入气缸的油燃烧不充分,从而出现烟度大的问题。在本申请提出的方案中,考虑到了进气中含氧量低的场景,提出了根据含氧量来调节喷油量,可以实现在含氧量低时减少喷油量,避免喷入气缸的油燃烧不充分,解决了含氧量低的场景下烟度大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启动检测后的预设检测时间内各个时刻的所述氧气含量确定第二修正值,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检测时间内各个时刻的所述氧气含量,确定所述各个时刻的所述氧气含量中的最小值;
将预设氧气阈值与所述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第二修正值。
基于上述方案,结合实际的含氧量测量值来确定用于修正喷油量的修正值,可以实现更加准确地修正喷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结合所述露点释放状态,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值和所述第二修正值对喷油量进行修正,包括:
在所述氮氧传感器的露点释放未完成时,采用所述第一修正值对所述喷油量进行修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8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