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用无水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7920.3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4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亮;耿金星;张星野;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4/46;C04B14/06;C04B111/7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陈安玥 |
地址: | 10139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水泥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用无水泥注浆材料,包括以下组分:粉煤灰40‑50%;偏高岭土18‑24%;碱渣25‑33%;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HEMC 1‑3%;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2%;改性玄武岩纤维0.8‑1.5%。此外,还公开了该隧道用无水泥注浆材料浆液的制备方法。该隧道用无水泥注浆材料同时改善了抗水分散性能和抗水溶蚀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用无水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完善、铁路隧道及矿山开采向超长深埋方向发展,水利水电开发等工程建设的实施,这些工程将面临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常伴有各种灾害发生。其中动水灾害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灾害类型,具有数量多、治理难度大、致灾能力强的特点,常导致施工环境恶化,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极大威胁工程建设及工程运营安全。
在动水灾害防范和治理中,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引排水、衬砌、锚固及注浆法四种方法,前三种方法一般工程量大、工期长、成本高;注浆法则适用性较强,是动水灾害治理的常用方法。动水注浆合理选择注浆材料是保证动水注浆治理效果的基础,传统的水泥类注浆材料易受动水的稀释导致浆液性能劣化,动水的冲刷与携带易使浆液发生流失,达不到注浆治理效果;化学材料一般凝结时间快,在地层中快速发生胶凝反应,对动水治理具有一定作用,然而化学材料一般成本高、胶凝体的耐久性能差,特别是化学类注浆材料中存在有害物质时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目前注浆工程应用较多的材料仍是水泥材料,为克服普通水泥浆液的不足,常采用在浆液中加入水玻璃速凝剂,通过快速的水化反应形成胶凝体进行动水注浆治理,但水泥水玻璃浆液溶解度大,后期强度及体积易倒缩,易形成新的渗水通道,导致治理效果变差。水泥水玻璃浆液在未发生胶凝反应前,粘度增长缓慢,不具备抗动水冲蚀的能力,同时由于浆液凝结时间短,浆液具有抗分散性能与抗冲蚀能力是在形成胶凝体后,此时浆液已不具备泵送性,由于浆液粘度高,浆液在地层内的扩散能力降低,达不到要求浆液在地层内有一定扩散范围的动水注浆工程,水泥基速凝浆液只适用于浆液小范围内扩散的动水注浆工程。
动水对浆液具有稀释冲刷与携带作用,普通水泥浆液受到稀释,客观上浆液水灰比增大,性能发生劣化;同时浆液会被动水冲出注浆治理工程范围,失去注浆作用。动水注浆对浆液性能要求与无水条件下浆液性能具有迥异的区别,提高浆液抗分散和抗冲蚀性能,是保证动水注浆效果的前提。
鉴于目前动水注浆材料的不足,在隧道工程领域,亟需研发一种具有抗动水分散和冲蚀的新型注浆材料,同时材料能在水下凝结硬化形成结石体,达到动水注浆的目的;生态治理领域的动水注浆工程面临的问题极为复杂,传统的水泥材料难降解,化学材料环境不友好及传统材料动水条件下凝结困难,研发无水泥注浆材料是解决生态修复富水工程的关键所在。
中国专利申请CN108558350A公开了一种粉煤灰注浆材料,属于注浆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注浆材料由组分A和组分B配制而成;其中,组分A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粉煤灰50-150份,磷酸二氢铵5-2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pH调节剂1-2份,消泡稳定剂0.5-1份,短切纤维0.02-0.04份;组分B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氧化镁10-50份,聚合物乳液2-3份,抗水分散剂0.2-0.5份,缓凝剂0.5-5份,超细填料0.02-0.04份。该发明以镁剂脱硫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结合轻烧氧化镁、磷酸二氢钾和磷酸二氢铵作为辅助胶凝材料,掺合其他一种或多种外加剂,制备出了一种早强、高强、结实率高、凝结时间可调、流动性好、耐久性好、具有微膨胀性、成本低、环保节能的粉煤灰注浆材料。
但该发明存在凝结时间难以控制的不足,而且双液浆体系的水化产物稳定性较差,造成浆液硬化结石体的抗水溶蚀性能和耐久性能偏低。此外,双液浆体系的注浆施工对注浆设备的要求较高,在注浆口出口处易发生凝结堵管的现象,施工管理难度大,因此复杂的施工工艺较也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7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叠瓦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回收硝离心母液中盐和硝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