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Cr12系列冷作模具钢电渣锭表面质量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97200.7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唐佳丽;蔡武;胡峰荣;王建;谢珍勇;陈剑峰;张璨;刘迎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1D1/26;C21D6/00;C22B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乐 |
地址: | 6217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cr12 系列 冷作 模具钢 电渣锭 表面 质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提高Cr12系列冷作模具钢电渣锭表面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引弧剂分开放置在底垫上,然后加入1/3渣料,再将模铸后的Cr12系列电极棒送入结晶器,设备开始通电,电流通过引弧剂,使引弧剂发红熔化并将前期加入的渣料熔化,最后按化渣参数加入剩下2/3渣料,逐渐形成渣池,建立起电渣重熔过程,得到电渣锭;
所述渣料包括CaF2:Al2O3二元渣系;
所述渣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Al2O3:28%~33%,CaF2:67%~73%,CaO:≤2.0%,SiO2:≤1.5%,MgO:≤1.0%,H2O:≤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12系列冷作模具钢包括Cr12MoV、Cr12、Cr12Mo1V1、D2和SKD11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Cr12系列电极棒经EF、LF、VD精炼和模铸后得到;
所述电极棒为直径400mm或510mm的电极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铸后的Cr12系列电极棒进入结晶器前,还进行预处理工艺;
所述预处理工艺包括滚磨、锯切和焊接中的一步或多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剂包括Q235小钢块或低碳钢小钢块;
所述小钢块的长宽高尺寸为(40~50)mm×(30~40)mm×(15~25)mm;
所述小钢块的尺寸为直径长度尺寸为(20~30)mm×(30~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渣锭的型号包括Φ550mm锭型和Φ650mm锭型;
所述渣料的加入量为110~168kg/单个渣锭;
所述渣料的加入时间为25~35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Φ550mm锭型时,所述渣料的加入量为110~120kg;
制备所述Φ650mm锭型时,所述渣料的加入量为152~168kg;
制备所述Φ550mm锭型时,所述渣料的加入时间为25~30min;
制备所述Φ650mm锭型时,所述渣料的加入时间为30~35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渣的电流为4500~11500A;
所述化渣的电压为57~60V。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Φ550mm锭型时,所述化渣的电流为4500~11500A;
制备所述Φ650mm锭型时,所述化渣的电流为4500~10000A;
制备所述Φ550mm锭型时,所述化渣的电压为58~60V;
制备所述Φ650mm锭型时,所述化渣的电压为57~58V。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Φ550mm锭型时,所述化渣的制度为:
依次进行:电流4500A,电压58V,4min;
电流5500A,电压59V,5min;
电流6500A,电压60V,5min;
电流8500A,电压60V,10min;
电流9500A,电压60V,15min;
电流11500A,电压60V,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Φ650mm锭型时,所述化渣的制度为:
依次进行:电流4500A,电压57V,4min;
电流5500A,电压58V,5min;
电流6500A,电压58V,10min;
电流8500A,电压58V,8min;
电流9000A,电压58V,8min;
电流10000A,电压58V,8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72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