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框车门顶部与车身密封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4555.0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1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增发;闫立春;赵大山;杨卫红;陈智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84 | 分类号: | B60J10/84;B60J10/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顶部 车身 密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框车门顶部与车身密封的结构,用于对应车门玻璃顶部和侧围钣金之间,其特征是,包括位于侧围钣金内的侧围吸音胶条,侧围钣金上粘接设有侧围装饰条,侧围装饰条内固定设有对应车门玻璃顶部的侧围密封条,侧围钣金上还设有门洞胶条,门洞胶条和侧围密封条接触设置。本发明的好处是在无框车门顶部和车身之间形成多重密封,包括对车身和车门玻璃之间以及内饰和车身之间的密封,并且兼具消音性能,有效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框车门顶板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框车门顶部与车身密封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无框车门无疑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代表,然而无框车门因缺少门框的因素,导致整车NVH下降,现有无框车门顶部结构仅仅起到防水和初步隔音功能,仅有一道密封。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号为CN202011307012.0于2021年3月26日公开的名为《一种无框车门的密封结构》的发明专利,该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框车门的密封结构,门框包括钣金翻边和侧围钣金,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本体,密封件本体设在钣金翻边上;泡管部,泡管部连接密封件本体,泡管部设在侧围钣金上且向下凸出;其中,车门在关闭过程中车门玻璃挤压泡管部以使泡管部上形成有凹槽,当车门关闭结束时车门玻璃的顶部位于凹槽内。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框车门顶部与车身通过泡管部仅实现一道防水密封,而且该密封仅对应在无框车门和车身之间,密封性能不可靠。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框车门顶部与车身密封的结构,在无框车门顶部和车身之间形成多重密封,包括对车身和车门玻璃之间以及内饰和车身之间的密封,并且兼具消音性能,有效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框车门顶部与车身密封的结构,用于对应车门玻璃顶部和侧围钣金之间,其特征是,包括位于侧围钣金内的侧围吸音胶条,侧围钣金上粘接设有侧围装饰条,侧围装饰条内固定设有对应车门玻璃顶部的侧围密封条,侧围钣金上还设有门洞胶条,门洞胶条和侧围密封条接触设置。
本申请中侧围吸音胶条位于侧围钣金内,提供侧围吸音能力;侧围密封条、门洞胶条形成双重密封,并且门洞胶条与侧面密封条接触设置,两者之间的密封也能得到保证,因此在无框车门顶部和车身之间形成多重密封,有效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作为优选,侧围密封条包括横截面呈“D”形的连接环条,连接环条采用密实胶成型,连接环条朝向侧围装饰条的一侧设有高发泡胶层,连接环条朝向车门玻璃的一端设有发泡胶层,连接环条一侧设有用于搭接门洞胶条的唇边。门洞胶条和侧围密封条之间设置唇边搭接,有效防止两个胶条之间的声音传递,形成密封;侧围密封条用于配合车门玻璃顶部上端的密封,在车门玻璃升起时,发泡胶层的变形和密封作用好,高发泡胶层的设置能够实现侧围密封条和侧围装饰条支架的可靠密封。
作为优选,门洞胶条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车身顶棚和车门玻璃。门洞胶条与顶棚搭接,具有良好的整体感和外观质量。
作为优选,门洞胶条与侧围钣金卡接,门洞胶条包括呈“C”形的支撑骨架和包覆支撑骨架的密实胶层,支撑骨架环绕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对应的若干组卡接凸起和卡接槽,卡接凸起和卡接槽均与密实胶层一体设置,支撑骨架外侧的密实胶层朝向顶棚的一侧设有弯曲设置的弹性条,支撑骨架外侧的密实胶层朝向车门玻璃一侧设有发泡环,弹性条与密封胶层一体设置。发泡环采用发泡胶制成,弹性好,缓冲作用强,能够对车门玻璃顶部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密封胶强度高,并且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保证门洞胶条和侧围钣金卡接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4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