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醛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甲醛分解毡、除甲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2041.1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7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魏春光;吴晋;梁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06 | 分类号: | B01J27/06;B32B27/00;B32B27/06;B32B3/08;B32B3/26;B32B33/00;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醛 分解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醛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甲醛分解毡、除甲醛方法,甲醛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取一柔性层,在柔性层设置多层PO热熔胶膜;将具有金红石晶体结构和氧缺位结构的金属氧化物载体分布于PO热熔胶膜;在柔性层设置若干弯曲通道,使弯曲通道连接于催化剂管道的出口;通过催化剂管道向PO热熔胶膜吹入掺杂有氟离子和铌离子的纳米二氧化锰,使纳米二氧化锰负载于金属氧化物载体,制得改性的二氧化锰催化剂。该方法使用金属氧化物作为二氧化锰催化剂载体,增加改性二氧化锰在载体上的吸附能力,并增加了催化活性点,使改性二氧化锰催化剂充分发挥催化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醛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甲醛分解毡、除甲醛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技术中,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分为固体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针对空气中的固体污染物(如PM10、 PM2.5)污染,一般通过物理过滤(即通过物理方式实现特定对象的分离)去除;针对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如VOC,即有机气态物质),一般通过化学过滤(即利用物质化学性质实现特定对象的分离)去除。
固体污染物中的微细颗粒物(如PM2.5)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在利用物理过滤去除微细颗粒物方面,过滤效率较高且透气性好的纤维过滤材料(例如玻璃纤维、PP纤维、PET纤维、膨体PTFE纤维等)是特别常用的材料。然而,这类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其纤维束上容易附着和滋生细菌,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甲醛则是气态污染物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物质。在利用化学过滤去除甲醛方面,采用金属氧化物中的二氧化锰作为甲醛分解催化剂已被认为是可行而且在一些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的方式。目前,作为甲醛分解催化剂的二氧化锰限定为纳米级二氧化锰,由此才能具备足够的比表面积以使该甲醛分解催化剂达到使用上可接受的除甲醛效率。
由于空气中往往同时含有不同种类的污染物,为了去除这些污染物,通常是将过滤对象不同的过滤装置依次串联形成过滤系统。该过滤系统既可以是由各个独立的过滤装置所组成,也可以由过滤装置集成。当过滤系统由过滤装置集成时,分别作为不同过滤装置的过滤材料要不是相对独立的安装于同一壳部件中,要不作为相对独立的部件相互组装的。
上述过滤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同时制造成本也较高,从而限制了其在一些传统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家用空调器等母体设备中应用的可能性。特别是,人们很难在不改变或仅在小幅度改变母体设备结构的情况下直接在母体设备中加装这样的过滤系统;即便勉强加装,如何确保过滤系统具备足够大的过滤面积也是问题。
在另一方面,目前,制备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方法比较多,基本都是采用氧化还原反应。如中国专利CN105013322B公开采用高锰酸钾或硫酸铵做氧化剂,硫酸锰做还原剂,水热法反应制备二氧化锰;中国专利CN109513448A公开采用改性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将含锰活性组分负载在活性炭载体上,然后低温烘干并在惰性气体氛围下高温焙烧后得到二氧化锰催化剂;中国专利CN104399486B公开采用高锰酸钾负载在酸改性后的凹凸棒土上,然后再经过共沉淀法、焙烧后得到一种高催化活性的二氧化锰复合催化剂。然而,这些技术都要通过高温200℃以上长时间反应,然后300℃以上高温焙烧,制备工艺比较复杂,且室温分解甲醛的转化率也不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醛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醛分解毡。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甲醛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甲醛分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2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芯片的加工制备工艺
- 下一篇:植物种子栽培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