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弧型加工面的钻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9593.7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直泰;马建红;李彩红;何玲;倪明春;阮少华;刘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0 | 分类号: | B23B45/00;B23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秦亚群 |
地址: | 6105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空发动机 零部件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弧型加工面的钻具,包括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前端与弧型加工面接触,以实现对弧型加工面上待钻孔位置进行初次定位。定位套筒的末端插入有钻孔结构,钻孔结构的钻头位于定位套筒内,钻头在定位套筒的引导下与弧型加工面上待钻孔位置相对应。本发明设计的钻具能够确保零部件弧型加工面上定位孔或安装孔的质量,以大幅度提升零部件的质量、寿命、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零部件加工面特别是弧型加工面上的钻孔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弧型加工面的钻具。
背景技术
产品零部件在加工时,通常需要在不同加工面上加工定位孔或安装孔进行各零部件之间的定位或组装,例如航空发动机大型反推装置中,导轨梁组件是其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且其加工面为弧形面,需要在弧形面加工铆钉孔进行零件之间的连接。
目前,大型反推装置上弧形面上铆钉孔是用手电钻直接钻孔当,在钻孔过程中存在孔斜、孔大、椭圆形孔等问题,会出现铆接后铆钉与基体贴合面间隙大、返工返修等情况,影响铆接的质量和寿命,进而影响航空发动机大型反推装置性能问题,因此,亟需对现有手电钻及钻孔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通过手电钻钻孔时出现孔斜、孔大、椭圆形孔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弧型加工面的钻具,本发明的钻具能够确保零部件弧型加工面上定位孔或安装孔的质量,以大幅度提升零部件的质量、寿命、加工效率。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弧型加工面的钻具,包括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前端与弧型加工面接触,以实现对弧型加工面上待钻孔位置进行初次定位。
定位套筒的末端插入有钻孔结构,钻孔结构的钻头位于定位套筒内,钻头在定位套筒的引导下与弧型加工面上待钻孔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设计的钻具,通过定位套筒能够实现钻具与弧型加工面上待钻孔位置的准确定位,避免出现钻孔过程中出现孔斜、孔大、椭圆形孔等问题,保证钻孔质量。
进一步的,上述定位套筒的前端为环形端面,且环形端面的中部设有定位套,定位套用于实现所述钻头与弧型加工面上待钻孔位置的二次定位。
进一步的,上述钻孔结构包括轴承套,轴承套插入定位套筒内并与定位套筒螺纹连接。
轴承套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设有钻头,另一端设有驱动器,驱动器驱动传动轴在定位套筒内向定位套筒的前端方向运动,以带动钻头对弧型加工面上的带钻孔位置钻孔。
更进一步的,上述钻孔结构还包括锁紧环,锁紧环设在轴承套外部,用于调整钻孔深度并对钻孔结构进行锁死。
更进一步的,上述钻孔结构还包括套设在传动轴上的弹性复位组件,且弹性复位组件位于靠近驱动器一端的轴承套的腔体内,弹性复位组件用于在钻孔完成后使传动轴带动钻头快速复位。
优选的,上述腔体包括轴承套内沿钻头至驱动器方向设置的直径依次增大且同轴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弹性复位组件的弹性件位于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内,弹性复位组件的轴承位于第三腔体内且与弹性件接触。
进一步的,上述定位套筒上还开设有观察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定位套筒能够实现钻具与弧型加工面上待钻孔位置的准确定位,避免出现钻孔过程中出现孔斜、孔大、椭圆形孔等问题,保证钻孔质量。
2.在根据钻孔工艺要求,通过轴承套与定位套筒调整好钻孔深度后,通过锁紧环与定位套筒端面接触对轴承套进行锁紧,避免在钻孔过程中轴承套与定位套筒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影响钻孔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95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