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储能型MMC的电池荷电状态预测优化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6531.0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4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中;汪晋安;付乐融;吴娜;赵成勇;徐义良;周月宾;熊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3/32;H02M3/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陈亮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分布式 储能型 mmc 电池 状态 预测 优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储能型MMC的电池荷电状态预测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建立分布式储能型MMC模型、锂电池模型以及DC-DC变换器模型;
步骤2、根据步骤1所建立的模型,依次进行电流内环控制和功率外环控制;
步骤3、电流内环控制是根据模型预测优化控制手段,得到IGBT开关管控制信号占空比的变化量,通过IGBT开关管T4占空比调制准确追踪动态电流参考值,实现电池荷电状态均衡控制以及系统快速动态响应;
步骤4、功率外环控制是针对分布式储能型MMC相间、桥臂间和子模块间电池荷电状态差异,建立离散时域预测功率模型,通过负反馈控制生成动态电流参考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分布式储能型MMC的电池荷电状态预测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建立的分布式储能型MMC模型采用电池经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并联于半桥子模块电容两端的拓扑结构,进而分析分布式储能型MMC的不同运行模式和运行工况;
所述锂电池模型采用Shepherd模型,将电池充放电过程简化成可逆过程并化分为指数状态、额定工作状态和深度放电状态,电池等效模型由非线性受控电压源和等效内阻Rb串联而成,其端口输出电压ub为:
ub=Eb-ibRb (1)
电池开路电压Eb受电池电流ib和剩余容量影响,其控制方程表示为:
电池常数电压E0受电池初始状态和极化电压K随电池工作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由下式计算得到:
E0=Ef+K+Rbib-A1 (3)
其中,Ef为电池全电压;En为电池额定电压,单位为V;Qm为电池容量;Qt为电池额定状态终止容量,单位为Ah;A1、B1为充放电指数状态下的电压幅值和时间常数;
所述DC-DC变换器模型根据非隔离型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选取电池电流ib和电容电压uc为状态变量x=[ib uc]T,占空比为输入矩阵d2,电池电流ub和流入子模块电流io为输入矩阵z=[ub io]T构建DC-DC变换器平均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
其中,C为子模块电容;Lb为储能电感;d2为IGBT开关管T4控制信号的占空比;
进而采用雅克比矩阵线性化法,在双向DC-DC变换器的平衡工作点处,即X=[IbUc]T,D2=D2,Z=[Ub Io]T对构建的DC-DC变换器平均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双向DC-DC变换器的状态空间方程,反映其在平衡工作点附近的电池电流和电容电压的动态特性,表示为:
式中:
其中,A为状态矩阵;B、E为输入矩阵;X、D2、Z为双向DC-DC变换器的平衡点处参数矩阵;
模型预测控制是利用系统模型当前k时刻状态预测k+1时刻控制量的在线时域优化控制方法,为得到DC-DC变换器的离散时域状态空间模型,采用前向欧拉法对式(6)进行离散化,得到DC-DC变换器的离散模型为:
其中,离散状态矩阵Ad=I+ATs;离散输入矩阵Bd=BTs;离散输入矩阵Ed=ETs;状态矩阵C=[1 0],I为2×2的单位矩阵;Ts为采样频率;x(k+1)为k+1时刻的状态向量;Y(k+1)为k+1时刻的输出向量;
为减小电池电流纹波以及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将模型预测表示为以IGBT开关管控制信号占空比d2的变化量Δd2为控制变量的离散时域状态空间方程,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65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监控IDC数据安全的管理系统
- 下一篇:轻型集装器智能化消毒系统